-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极(bù jí)的意思:极端、过分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定神(dìng shén)的意思:集中注意力,使思维稳定
高望(gāo w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期望很高。
冕旒(miǎn liú)的意思:指帝王的冠冕,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尊贵。
暮秋(mù qiū)的意思:指秋天接近尾声,天色逐渐暗下来的时候。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山环(shān huán)的意思:指山峦环绕,形成环抱之势。
神州(shén zhōu)的意思:指中国,意指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国家。
松楸(sōng qiū)的意思:指人才或才智出众,非常优秀。
天威(tiān wēi)的意思:指上天的威严和力量。
王气(wáng qì)的意思:指君主的威严和统治力量。
威肃(wēi sù)的意思:形容威严肃穆,令人敬畏的样子。
俨如(yǎn rú)的意思:形容态度庄重、举止庄重,像是非常庄重的样子。
夜大(yè dà)的意思:指夜晚变得很大,形容夜晚的氛围或景象十分宏大壮丽。
钟阜(zhōng fù)的意思:指人的声音洪亮激昂,有力量和感染力。
- 鉴赏
此诗《谒孝陵》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通过描绘清晨拜谒孝陵的庄严场景,展现了对历史与权力的深刻感悟。
首句“未晓谒松楸”,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尚未破晓即前往拜谒陵墓的情景,以“松楸”象征陵墓周围的树木,营造出一种肃穆而静谧的氛围。接着,“俨如拜冕旒”一句,以“冕旒”比喻皇帝的仪容,暗示拜谒的对象是帝王之陵,进一步强化了庄重与敬仰的气氛。
“千山环閟室,一剑定神州”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陵墓所在的环境描绘得气势磅礴。千山环绕,仿佛将陵寝紧紧包围,而“一剑定神州”则寓指帝王以一己之力稳定了国家的局势,体现了历史人物的非凡影响力。
“王气深钟阜,天威肃暮秋”中,“钟阜”指的是钟山,这里借指陵墓所在之地,象征着帝王的王气深厚。而“天威肃暮秋”则表达了对帝王权威的敬畏之情,即使是在秋日的傍晚,这种威严也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最后,“登高望不极,日夜大江流”两句,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只见大江日夜奔流不息,以此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时间永恒性的感慨,以及对帝王功业的深远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与权力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己酉赴试白下病归得杂咏五首·其二
弱龄事柔翰,颇亦费寻讨。
所得能几何,忽忽欲已老。
自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
生世何通屯,贵得展怀抱。
不然徒营营,百岁犹为夭。
吾譬好近人,正如被中蚤。
姑且快一噆,性命未须保。
但使具旁观,那堪一绝倒。
三十九年非,行矣不复澡。
倘今能觉悟,犹得十年早。
日嚼后湖藕,饱啖姚坊枣。
此行庶不恶,应举故草草。
不得何不可,得之亦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