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日滞幽寻,绿苔应满径。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摧颓(cuī tuí)的意思:摧毁、毁灭、使破败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累日(lěi rì)的意思:连续多日、连续几天。
莲宇(lián yǔ)的意思:指美丽而高贵的住所。
旅宿(lǚ sù)的意思:旅途中的住宿
茅斋(máo zhāi)的意思:指清净的茅草房,比喻修身养性,追求宁静和精神净化。
清迥(qīng jiǒng)的意思:清澈而幽远,与世无争的意思。
僧居(sēng jū)的意思:指僧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远离尘世喧嚣,过着宁静清净的生活。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相映(xiāng yì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照映,相辅相成。
厌烦(yàn fán)的意思:厌烦是指对某件事或某个人感到厌倦和不耐烦。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僧居生活的向往和喜爱。首句“旅宿厌烦諠”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喧嚣的厌倦,而“爱此僧居静”则直接表达了他对宁静僧寺的喜爱。接下来,“莲宇已摧颓,茅斋自清迥”描绘了僧舍虽有些破败但依然清幽的景象,暗示出岁月的痕迹与自然的静谧。
“山光林际来,野色雨中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山色在雨后显得更加鲜明,野外的色彩在雨洗后更为纯净。诗人通过“池水不生澜,袈裟坐相映”描绘了僧人打坐的场景,水面平静如镜,僧人的袈裟与之相映,更显禅意。
最后两句“累日滞幽寻,绿苔应满径”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沉浸在这样的幽静环境中,小径上可能已经长满了青苔,增添了僧居的寂寥与静谧之美。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僧寺生活图景,流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深深喜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永遇乐
蜗角功名,蝇头利赂,慨然除剿。
唾手提锋,剔开关要,个里玄元晓。
迷云瓦解,禅天冰莹,顿露月明风袅。
印千派、绿水澄澄,普浸一轮皎皎。
卓然独立,圆融模样,迩遐一混不扰。
来往分明,断常都泯,吉应阳魂兆。
清凉彼岸,妙明活计,坐卧玉花窈窕。
巍巍证、无漏功圆,圣机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