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景佺师》
《怀景佺师》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古风

旅宿厌烦諠,爱此僧居静。

莲宇摧颓茅斋清迥

山光林际来,野色雨中净。

池水不生澜,袈裟相映

累日滞幽寻,绿苔应满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摧颓(cuī tuí)的意思:摧毁、毁灭、使破败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累日(lěi rì)的意思:连续多日、连续几天。

莲宇(lián yǔ)的意思:指美丽而高贵的住所。

旅宿(lǚ sù)的意思:旅途中的住宿

茅斋(máo zhāi)的意思:指清净的茅草房,比喻修身养性,追求宁静和精神净化。

清迥(qīng jiǒng)的意思:清澈而幽远,与世无争的意思。

僧居(sēng jū)的意思:指僧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远离尘世喧嚣,过着宁静清净的生活。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相映(xiāng yì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照映,相辅相成。

厌烦(yàn fán)的意思:厌烦是指对某件事或某个人感到厌倦和不耐烦。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僧居生活的向往和喜爱。首句“旅宿厌烦諠”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喧嚣的厌倦,而“爱此僧居静”则直接表达了他对宁静僧寺的喜爱。接下来,“莲宇已摧颓,茅斋自清迥”描绘了僧舍虽有些破败但依然清幽的景象,暗示出岁月的痕迹与自然的静谧。

“山光林际来,野色雨中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山色在雨后显得更加鲜明,野外的色彩在雨洗后更为纯净。诗人通过“池水不生澜,袈裟坐相映”描绘了僧人打坐的场景,水面平静如镜,僧人的袈裟与之相映,更显禅意。

最后两句“累日滞幽寻,绿苔应满径”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沉浸在这样的幽静环境中,小径上可能已经长满了青苔,增添了僧居的寂寥与静谧之美。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僧寺生活图景,流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深深喜爱。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素梅五十八首·其三十九

瘦铁一枝横照水,疏花点点耐清寒。

雪晴月白孤山下,几度清香拄杖看。

(0)

得道阳

八月清凉白露匀。万民安乐养真身。

窈窈冥冥云外客,昏昏默默月中人。

虽是居尘不染尘。也无喜怒亦无嗔。

既处逍遥生莹滑,自然聚散云皮皴。

(0)

得道阳

六月纯阳尽入庄。阴魔赶退出街坊。

壬癸北方添肾水,丙丁南岳爇真香。

鬼魅妖邪尽总忙。群魔难聚没堤防。

子后看时知日短,竿前坐处觉宵长。

(0)

河传令.知县董德夫小

德夫知县。坐上将余便。索河传令。

堂下落花,你咱分明亲见。稍知空,这攀缘,都不恋。

争如修取来生善。早悟光阴,急急同飞箭。

足爱前亲,好心长行方便。若回头,随我访,神仙面。

(0)

南乡子.水火升降因土

戊己媾阴阳。斡运专权摄四傍。

驱驾天元随呼吸,非常。来往绵绵造化昌。

气聚结玄霜。壶鼎冰凝透体香。

神变灵通归物物,清凉。无碍真空置道场。

(0)

永遇乐

蜗角功名,蝇头利赂,慨然除剿。

唾手提锋,剔开关要,个里玄元晓。

迷云瓦解,禅天冰莹,顿露月明风袅。

印千派、绿水澄澄,普浸一轮皎皎。

卓然独立,圆融模样,迩遐一混不扰。

来往分明,断常都泯,吉应阳魂兆。

清凉彼岸,妙明活计,坐卧玉花窈窕。

巍巍证、无漏功圆,圣机了了。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