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金门.赠歌者》
《谒金门.赠歌者》全文
明 / 史鉴   形式: 词  词牌: 谒金门

春夜杳。火树满街开早。年少沈郎风度好。

歌声更巧。袅袅馀音未了一似游丝萦绕

漏尽月斜天忽晓。彩云缥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彩云(cǎi yún)的意思:多彩的云朵,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火树(huǒ shù)的意思:指烈火熊熊燃烧的大树,比喻壮丽的景象或热情高涨的氛围。

漏尽(lòu jìn)的意思:指事情没有完全做到或者没有尽如人意。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缥缈(piā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难以捉摸。

沈郎(shěn láng)的意思:指沉默寡言、不轻易表露心迹的男子。

踏歌(tà gē)的意思:跳舞、欢乐的样子。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一似(yī sì)的意思:形容非常相似或极为相像。

萦绕(yíng r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缠绕、环绕不断。

游丝(yóu sī)的意思:指细小的丝线或细小的事物。

鉴赏

这首《谒金门·赠歌者》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描绘了一幅春夜赏歌的美丽画卷。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歌者的风采与音乐的魅力。

“春夜杳”开篇点题,描绘了一个寂静而深邃的春夜景象,为整首词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静谧的氛围。“火树满街开早”,则以“火树”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街道上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场景,仿佛整个夜晚都被点亮,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年少沈郎风度好”一句,赞美了歌者的年轻英俊与优雅气质,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踏歌声更巧”进一步强调了歌者的演唱技巧高超,不仅歌声美妙,而且在踏歌时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袅袅馀音未了,一似游丝萦绕”描绘了歌者演唱结束后,余音缭绕,如同轻柔的游丝在空中飘荡,久久不散,充分体现了音乐的感染力和深远影响。“漏尽月斜天忽晓,彩云犹缥缈”则以时间的推移和自然景象的变化,烘托出夜晚逐渐逝去,但歌者的表演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却依然如初,如同天边的彩云般缥缈而持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歌者的才华与魅力,也表达了对美好艺术的深深赞叹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作者介绍

史鉴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和题丹青阁·其二

回合江流作梦环,谁将杰阁幻人寰。

身腾寒碧临无池,目断空青送远山。

渔笛一声蘋蓼末,烟帆几片水云间。

求田问舍非吾事,高卧何人似我闲。

(0)

寄黄溪云

十年成远别,几度上高楼。

风递江南信,云消渭北愁。

春心惊海燕,晓梦入溪鸥。

何日西窗烛,相看说旧游。

(0)

赠刘隐居

幽居杂岭云,清过晋时人。

学苦常如病,家和不见贫。

雪消崖溜急,春近烧痕新。

寒烛半明灭,通宵语意真。

(0)

小桃源

乱崖悬怪木,地胜绝纤尘。

曾有升仙者,宁无避世人。

湍流因过雨,啼鸟但如春。

谁种桃千树,荒碑记不真。

(0)

效王建诗体三首·其二

从渠罗袜印香泥,偷乡阶前问柳枝。

昨日看郎来系马,杏花亭北立多时。

(0)

水龙吟.寿太守九月初一

老人星照螺川,丽谯瑞霭笼晴昼。

使君初度,满城和气,欢声盈口。

篱菊浮金,茱萸泛紫,重阳时候。

算年年长是,节前八日,先满□、为公寿。

一代文章山斗。拥朱幡、暂劳分守。

崇墉万堞,浮梁千丈,此恩难朽。

襦裤方谣,丝纶已下,即登班首。

看明年今日,开筵凤池,赐黄封酒。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