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方流(fāng liú)的意思:指事物的流动方向或走向。
漉酒(lù jiǔ)的意思:漉酒是指过滤酒液,去除其中的杂质。引申为去除掉不纯正的事物,使之纯净。
水方(shuǐ fāng)的意思:指水的方向,比喻事物发展的趋势或方向。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谢公(xiè gō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心怀感激,表示感谢之情。
雅意(yǎ yì)的意思:指文雅、高尚的情趣和意境。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真解(zhēn jiě)的意思:真正的解释或真正的答案
指迷(zhǐ mí)的意思:指迷是一个描述人们在迷惑、困惑中无法指明方向或找到出路的成语。它表示人们在面对问题或困境时感到迷茫和无助。
- 翻译
- 头上的簪缨积满尘,身上的衣服也被染黑,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视如粪土。
水流湍急时人们才想起要收回惊慌的船桨,边境的守卫自然不会去触碰发怒的公羊。
即使陶渊明纵情于饮酒,谢安怎能不关心黎民百姓。
我深知高雅的情怀不易理解,笑着面对西山,仿佛在指引迷失的人们。
- 注释
-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这里代指官职。
缁:黑色,这里形容衣服因灰尘而变黑。
惊楫:惊慌的船桨,比喻人在困境中的慌乱。
籓:边境,这里指边疆的守卫。
贪漉酒:陶渊明嗜酒,漉酒指滤酒。
烝黎:黎民百姓,指普通民众。
雅意:高雅的意旨或情趣。
西山:象征着超脱世俗或隐逸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独特的情感流露,通过对尘世间物欲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尘满簪缨缁满衣”一句,描绘了一种物质纷扰的生活状态,簪缨和衣裳都被尘埃覆盖,这里的“尘”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灰尘,更象征着世俗的繁华和污秽。紧接着,“几人真解弃如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物欲横流的看破与超脱,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理解并放弃这些身外之物,如同抛弃无用的泥土。
“水方流急收惊楫”一句,采用了水流和船只急速行进的意象,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人生短暂与世事变迁的感慨。接着,“籓自无心看触羝”,则是说诗人在面对这些变化时,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不被外界所动。
“陶令纵教贪漉酒”中,提到的“陶令”可能指的是东晋的陶渊明,他崇尚自然、清净之志,而“谢公宁不念烝黎”则是说诗人对谢灵运(谢公)的高洁品格表示赞赏。谢灵运虽身处世俗,却能保持自己的清白,不被污染。
最后,“也知雅意人难会,笑对西山是指迷”,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懂得内在之美的人感到可悲,他们如同被迷惑的行者,在西山(可能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地方)徘徊失措。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与高洁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闻沈嘉则先生与汪长文游四明山作
四明迥奇绝,独立东南州。
上与元气合,下见沧海浮。
烟霞日莽互,何人穷其幽。
二君策高足,能为十日游。
白云度千岭,青天开双眸。
扪星帝座近,得句山灵愁。
倦来卧萝月,海风吹萧飕。
洞天閟瑶草,何时寻丹丘。
过万善驿登太行山晚至星轺雷雨暴至衣尽湿
朝跻太行巅,暮宿太行麓。
层峦入青冥,百里立苍玉。
凌风一停车,冀豫俱在目。
茫茫平野开,直见黄河曲。
维南有崧高,宾对称仲叔。
秀色分天中,神功奠坤轴。
石径缘岧峣,颠崖俯苍木。
古来重设险,三城接云矗。
因之千载怀,壮志非辕局。
谁能静边尘,再睹尧风俗。
斜阳阴云兴,急雨过倾覆。
沾濡不足云,震雷动予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