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当此夕,迸入岭猿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子(bā zǐ)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青,形容非常生气或害怕。
楚王(chǔ wáng)的意思:指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的人。
红牙(hóng yá)的意思:形容人牙齿红润、健康。
江练(jiāng liàn)的意思:指人才的培养和修炼。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王台(wá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地位或职位。
牙板(yá bǎn)的意思:指人的牙齿。
遥天(yáo tiān)的意思:指远天高空,形容极高的地方。
一色(yī sè)的意思:指一种颜色或一种品质完全一致。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竹叶(zhú yè)的意思:指隐居谦逊之人,比喻低调而有才华的人。
巴子国(bā zǐ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混乱、无法统一的状态。
楚王台(chǔ wáng tái)的意思:指人世间的权势和荣耀,也指权势显赫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与友人在江中泛舟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联“兰桨冲江练,遥天一色开”,以“兰桨”形容轻盈的船桨,与“江练”(江面如白练)相映成趣,展现出江面的宁静与广阔。而“遥天一色开”则描绘了天空与江面在这一刻仿佛融为一体,色彩和谐,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宁静。
颔联“涛生巴子国,月上楚王台”,将视线从广阔的江面转向历史的深处。巴子国与楚王台,分别代表了古代巴蜀文化和楚文化的辉煌,诗人通过“涛生”与“月上”的动态与静态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
颈联“醉倚红牙板,凉生竹叶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船上饮酒作乐的场景。红牙板是古代宴会上用来敲击节拍的乐器,竹叶杯则是用竹子制成的酒杯,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尾联“秋声当此夕,迸入岭猿哀”,将视角拉回现实,通过“秋声”和“岭猿哀”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深沉的情感。秋夜的风声与山岭间猿猴的哀鸣交织在一起,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秋之夜江上泛舟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