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灯林影外,夜梵磬声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纱(bì shā)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如碧绿的纱子。
梵磬(fàn qì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宛如梵音磬声。
古刹(gǔ chà)的意思:指古老的佛寺或庙宇。
潜龙(qián lóng)的意思:指潜伏的龙,比喻隐藏着巨大潜力的人或事物。
磬声(qìng shēng)的意思:指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纱笼(shā lóng)的意思:比喻言语或文章拘束、不自由。
石罅(shí xià)的意思:石头的裂缝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碧纱笼(bì shā lóng)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形容景色优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龙泉古刹的静谧与庄严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古刹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石罅久潜龙,泉鸣古刹东”,开篇即以“龙”喻古刹之灵性,泉水潺潺,仿佛是龙在地下深处的低吟,引人遐想。接着“泉鸣古刹东”点明地点,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秋灯林影外,夜梵磬声中”,进一步渲染了古刹夜晚的宁静与庄严。秋夜的灯光与树林的影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幽静的画面;而远处传来的佛乐与磬声,则增添了古刹的神圣感,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颈联“纵醉同陶令,谈经忆远公”,这里诗人以古代文人陶渊明和高僧远公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古刹文化的深深敬仰与向往。无论是陶令的田园生活,还是远公的佛学探讨,都体现了对精神自由与智慧追求的向往。
尾联“题诗旧尘壁,休用碧纱笼”,诗人回顾往昔,在古刹的墙壁上留下了诗句,如今这些诗句虽已蒙上了岁月的尘埃,但无需用碧纱遮掩,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古刹文化的一部分,值得后人铭记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龙泉古刹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古刹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博兴
我行适青齐,秣马博兴城。
城门昼常闭,亭午无人行。
土室筑道周,云是锦秋亭。
昔时游赏地,零落存两楹。
潴泽荒蒲稗,严冬结层冰。
狐狸窜荆棘,鸱鸦群悲鸣。
入城问父老,叹息谓苦兵。
博兴数十户,庐舍悉已倾。
今兹二三载,大守多横征。
府帖昨夜下,搜括诸穷氓。
睅目一吼怒,如闻虓虎声。
苛政不一端,有土不得耕。
县令贤且惠,暂乃安其生。
不然为盗贼,死重名正轻。
听此策马去,恻怆难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