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儋金香罢唐例,南宁银姜无宋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夕(zhāo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物的发展变化极快。
大禁(dà jìn)的意思:指禁止、严禁的规定或措施。
复再(fù zài)的意思:再一次,再度
贡献(gòng xiàn)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对社会、国家、组织等做出的有益的贡献。
海外(hǎi wài)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国外地区。
厉阶(lì jiē)的意思:指事物发展或变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高。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圣心(shè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纯洁、善良、无私的状态。
天阍(tiān hūn)的意思:指在天空中守卫的神明,比喻能够阻止、抵挡或保护某种力量。
熙和(xī hé)的意思:形容和睦、和谐的氛围。
下石(xià shí)的意思:指在别人已经失势时再加以打击或陷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献民(xiàn mín)的意思:献出自己的生命,为国家或民族做出牺牲。
先皇(xiān huáng)的意思:指已故的皇帝,尊称已去世的君主。
徐方(xú fāng)的意思:指行动缓慢、迟疑、拖延。
优游(yōu yóu)的意思:优游指的是舒适自在地游玩、闲逛的意思。
知更(zhī gēng)的意思:指在夜间值夜的人,也比喻有见识、有聪明才智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弘治年间的一段历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社会变迁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诗人王佐(汝学)以“藤作”为题,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借藤蔓的生长比喻社会的演变。
首句“后至先皇弘治初”,点明时间背景,即在先皇弘治初年,社会秩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与稳定。“大禁贡献民熙和”描述了朝廷禁止民间进献珍奇之物,使得百姓得以安宁和谐的生活。接着,“振儋金香罢唐例,南宁银姜无宋科”两句,对比唐朝和宋朝的制度,强调明朝在这一时期的政策调整,旨在减轻百姓负担,改变过去的苛政。
“民赖优游三十载,肇此厉阶谁复再”表达了三十年的和平与繁荣,但同时也预示着可能的转折点,暗示之后的社会可能会再次经历动荡。接下来,“公贿私贡恐已迟,谁体圣心存海外”两句,揭示了权力与财富的不均,以及统治者是否真正关心边远地区的民生。
“妻号儿哭无朝夕,催奴那知更下石”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苦难,他们面对的是无尽的压迫与剥削。“谁能临武叫天阍,守有徐方留郡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道德的呼唤,以及对历史记忆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侧面,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复杂的历史情境和人物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亭柳.咏隋堤新柳
纹瀫微流。正万缕初柔。垂绮苑,映妆楼。
此日藏乌多少,他时系马迟留。
渐渐绿深黄浅,一带烟浮。
花花絮絮雷塘路,风风雨雨到邗沟。
初学舞,惯含愁。远恨能传玉笛,轻寒乍到红篝。
最是长条牵愁,人在兰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