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送僧还山中》
《秋日送僧还山中》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西风残叶下,锡杖返东浔。

浮世伤别孤云不住心。

人烟飞鸟绝,山月断猿深。

后夜相思处,惟闻钟磬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飞鸟(fēi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或者有才华的人离开原来的环境,迅速成长或者取得成功。

浮世(fú shì)的意思:指现世、尘世,也指人世间的繁华喧嚣和变幻无常。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后夜(hòu yè)的意思:指深夜、夜晚的后半段时间。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伤别(shāng bié)的意思:指因分别而感到痛苦、伤心。

锡杖(xī zhàng)的意思:指古代僧人所用的金属杖,比喻高僧、高人的德行和修为。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秋日送僧还山中》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画面。首句“西风残叶下”,以西风和落叶渲染出萧瑟的秋意,暗示了僧人即将离去的季节背景。次句“锡杖返东浔”则点明僧人手持锡杖,踏上归山之路,形象生动。

“浮世空伤别”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离别的感慨,认为世事无常,离别在所难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然而,“孤云不住心”又透露出僧人的超脱心境,即使孤云飘荡,他的内心仍如止水不惊。

“人烟飞鸟绝,山月断猿深”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寂静与深远,人迹罕至,只有飞鸟和猿鸣相伴,更显僧人归隐的清寂。最后两句“后夜相思处,惟闻钟磬音”,诗人想象僧人在山中夜晚,唯有寺钟和木鱼声回荡,寄托了自己对僧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僧人归山的送别之情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和林和靖先生梅韵·其二

风亭小立梦初残,步步凌空对广寒。

照眼双明清可掬,闲情一味淡相看。

晓萦瑞雾黏初润,晴映高云暴未乾。

三嗅临风思无限,蕊宫遥夜酒初阑。

(0)

题斯行厚亲庵世祀阁二首·其一

轩冕身犹寄,金赀意不存。

永怀三釜乐,当把一经翻。

静室依松柏,清规遗子孙。

里仁如长者,真使薄夫敦。

(0)

题翁道人竹轩

寄语东阳翁道人,开轩种竹意何亲。

经春又看龙孙上,晚岁宁忧凤食贫。

风月肯来聊竞爽,尘嚣不到独相亲。

何时柱杖敲门去,若比王猷懒更真。

(0)

谢赵戎惠白菘甚腴且再求之

已是居无竹,那堪食一箪。

烦君饷园茹,使我助盘餐。

秀色春风早,甘肥晓露漙。

美材今又阙,小摘更相宽。

(0)

和贾陶二老二首·其二

节物匆匆度,边烽幸不传。

名花空雨堕,秀树已云连。

孤负杯莲倒,萧条烛蕊偏。

但欣民小泰,凝寝有炉烟。

(0)

和叔夏十绝·其一宿云峰寺

醉骑生马却扶舆,雪洒春衫二月初。

行乐偶从山寺始,他年重到未成虚。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