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质人皆弃,唯君手自栽。
藟含霜后竹,香惹腊前梅。
清阴如可惜,黄鸟定飞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深秋景象,通过对植物生长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与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开篇"弱质人皆弃,唯君手自栽",意在强调那些柔弱之物往往被人忽视,只有您亲自动手栽培。这两句设置了全诗的主题,即对生命中坚持与独特价值的尊重。
接下来的"藟含霜后竹,香惹腊前梅",通过霜后的竹子和腊月前的梅花,展示了它们在严寒中依然坚守自己的本色,不仅没有凋零,反而散发出独特的清香。这两种植物常见于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品格高洁、不屈柔弱的象征。
"拟托凌云势,须凭接引材"一句,则是借用栽培植物之手,希望能将这些坚韧的生命力提升至更高的境界,让其在人生的旅途中,如同云间的翱翔,一展雄姿。这里的"托"和"凭"字,表现了诗人对于这种精神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两句"清阴如可惜,黄鸟定飞来",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景象,清新的树荫下,甚至连那些飞鸟也会被吸引而来。这里的"清阴"和"黄鸟"构成了一个安详、祥和的场景,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弱小之物,也能得到保护与栖息。
这首诗通过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精神的深切理解和敬佩。
沉香亭北梦魂赊,惊见祥云七宝车。
穷孟尝君空好客,病维摩老不禁花。
玉峰点寥廓,霄汉疑可梯。
玉水环城阴,滟滟方拍堤。
层台擅二美,吾策时一携。
何当蜡我屐,更欲照以犀。
尘劳不相赦,竟类穷途迷。
我生麋鹿尔,不羡驾辂骊。
向来丘壑怀,语发人所诋。
长安黑头公,玉勒朝金闺。
山林出戏言,广已无端倪。
谁收遮日手,归把耕雨犁。
纷纷尘土中,等是舞瓮鸡。
颇闻山水间,幽子饭藿藜。
行当践此语,绝境同攀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