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堂春.题《合欢图》》
《画堂春.题《合欢图》》全文
清 / 司马锡朋   形式: 词  词牌: 画堂春

谁拈红豆风骚画阑风细声娇。

潇湘翠管檀槽分付双乔。

试听塞鸿徐引,更看彩凤频挑。参差玉笋樱桃

一样魂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彩凤(cǎi fèng)的意思:指美丽多彩的凤凰。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翠管(cuì guǎn)的意思:翠管是指翠色的箫管,比喻美好的事物。

分付(fēn fù)的意思:分派任务或责任

风骚(fēng sāo)的意思:指某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优雅、风度翩翩的气质和风采。

红豆(hóng dòu)的意思:指美好的爱情或者纯洁的感情。

画阑(huà lán)的意思:指绘画精美的栏杆。也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才华出众。

魂消(hún x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害怕或惊讶到失去了勇气和力量。

塞鸿(sāi hóng)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试听(shì tīng)的意思:试听指的是在听取音乐、广播、录音等之前先试听一下,以确定是否满意或合适。

檀槽(tán cáo)的意思:指人心善良,内心纯洁无私。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一样(yí yàng)的意思:相同、相等

樱桃(yīng táo)的意思:指吃东西或喝水时小口小口地吃或喝。

玉笋(yù sǔn)的意思:指形容美女的身材高挑、玲珑有致。

紫檀(zǐ tán)的意思:指色彩深沉、光泽艳丽的紫红色,也用来形容物品质地优良、色泽美好。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合欢图》中的场景与情感。"谁拈红豆擅风骚" 开篇便以红豆象征爱情的甜蜜与深情,巧妙地引入了主题。"画阑风细声娇" 描绘了轻柔的微风吹拂着精致的画栏,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温柔的气息。接下来的 "潇湘翠管紫檀槽" 则通过具体的器物——翠管和紫檀槽,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雅致与高洁。

"分付双乔" 指的是将情感交付给两位美丽的女子,暗示了画面中可能有人物的参与,增添了故事性。"试听塞鸿徐引,更看彩凤频挑" 通过听远处的鸿雁悠长的叫声和观察彩凤频繁的挑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同时也暗喻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最后的 "参差玉笋小樱桃,一样魂消" 将画面的焦点聚焦于小巧的樱桃与玉笋上,通过它们的形态与色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极致追求与内心的感动。整首词在描绘画面的同时,也深刻地传达了情感的细腻与丰富,展现了作者对于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司马锡朋
朝代:清

司马锡朋,字宾惠,金匮(今无锡)人。诸生,有《醉艇词钞》。
猜你喜欢

题常仁卿运使西觐纪行二首·其二

三策条民便,逾年致节旄。

梦惊羊胛日,崄历幻人刀。

碧碗昆坚异,黄金甲第高。

白头书卷里,留滞敢辞劳。

(0)

签院赵公许惠欧苏集作诗以问之

平生性癖耽坟籍,细字牛毛早年笔。

只今五十眼昏花,清昼看时满行黑。

投身散地百无事,不著书遮如有失。

赵公嗜书似邺侯,不为章句非雕搜。

绾持枢纽日多暇,借箸自有胸中筹。

更寻往事较所处,有梦不到琳琅璆。

嗟予何者登瀛洲,残膏未免窥前修。

奫然渊海鲛鳄翥,洞视千古苏韩欧。

文如不作作取法,舍是三子将谁求。

穷阎虽具何足玩,破碎熏黑支吟头。

牙签插架三万轴,谁省浙本铺银钩?

或苏或欧两俱可,勿使石璧成空投。

仁存义举侯门事,却恐乘机似巧偷。

(0)

大宛二马

二马飘飘万里来,玉花萧飒上金台。

风生两耳云霄近,电掣双瞳日月开。

渥水虎文连杀气,大宛龙种绝氛埃。

将军正欲成勋业,看汝骁腾展骥才。

(0)

过天井关·其三

青楼歌舞碧城春,王谢风流日斗新。

洛下残花犹殢客,璠间馀酒也狂人。

无田易佩苏秦印,有扇难遮庾亮尘。

白昼锦衣多睥睨,一廛何处不安贫。

(0)

同仲实南湖赏莲醉中走笔

湓江泔寒风露凉,安得置我濂溪堂。

香尘缥缈芙蓉裳,百年得此南湖张。

举杯人胜境亦胜,有莲以来无此香。

莲香随酒来诗肠,得句惊起幽禽翔。

幽禽随人作殢态,意欲和我风雩狂。

人间一味清到骨,两足暂付吾沧浪。

螟蛉蜾蠃卿且去,醉眼太华云间苍。

(0)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其四

天上三郎玉不如,手中白羽趁花奴。

御屏零落宣和笔,留得华清按乐图。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