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元 宗 命 咏 苑 中 白 野 鹊 唐 /王 感 化 碧 岩 深 洞 恣 游 遨 ,天 与 芦 花 作 羽 毛 。要 识 此 来 栖 宿 处 ,上 林 琼 树 一 枝 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栖宿(qī sù)的意思:栖息和停留
琼树(qióng shù)的意思: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上林(shàng lín)的意思:指皇家园林,也用来形容花木繁盛、景色优美的地方。
深洞(shēn dòng)的意思:形容非常深的洞穴或深不可测的事物。
宿处(sù chù)的意思:指人们暂时居住或休憩的地方。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游遨(yóu áo)的意思:自由自在地游荡、漫游。形容自由自在地行动或思考。
羽毛(yǔ máo)的意思:羽毛是鸟类身上的覆盖物,象征着轻盈、柔软和美丽。在成语中,羽毛常用来比喻轻微、微小或纤弱的事物。
恣游(zì yóu)的意思:放纵自由地游玩。
- 注释
- 碧岩:青绿色的岩石。
深洞:深深的山洞。
恣游遨:无拘无束地游玩。
天与:天然赋予。
芦花:像芦苇花一样的白色羽毛。
栖宿处:鸟儿栖息的地方。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琼树:比喻珍贵或美丽的树。
一枝高:形容位置极高或出类拔萃。
- 翻译
- 在青翠的山岩深处,有只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它的羽毛仿佛是天赐的芦花。
若想知道它栖息的地方,那就像瑶池的琼树,高高耸立在上林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感化的作品,名为《奉元宗命咏苑中白野鹊》。从这四句话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
“碧岩深洞恣游遨”,这里的“碧岩”指的是清澈见底的山石,“恣”字有着悠然自得的意味。诗人似乎在说自己徜徉于这片深邃的自然之中,心情舒畅,宛如游龙。
“天与芦花作羽毛”,这一句则是对景物进行了艺术夸张。诗人将“天”和“芦花”比喻为羽毛,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表达了一种轻盈自在的感觉,仿佛自己也能像鸟儿一样飞翔于浩瀚苍穹之中。
“要识此来栖宿处”,诗人似乎在对读者传递一个信息,要知道他所选择的栖息之地。这里的“栖宿”暗示了一种隐居生活,诗人可能是在寻求一种远离尘世、宁静致远的心灵寄托。
最后一句,“上林琼树一枝高”,“上林”通常指的是高处的森林,“琼树”则是形容树木的美丽。这里诗人描绘了一棵高耸入云的树木,树枝如同天边的一抹霞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的精神追求和理想境界。
总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对山、洞、芦花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的向往,以及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识頔云岑已三十年晚居觉际又八载矣近因山行疑接谈麈偈语奉赠
懒把无生话更参,月移梅影到枝南。
身心识破梦中蝶,头角老来春后蚕。
笑斸野泉畦露菊,巧寻煖地圃霜柑。
蒲团睡足书遮眼,贝叶丛间会孔聃。
水调歌头
千古钓台下,老尽去来人。
倚空绝壁,朝暮秀色只如春。
高挂瀑泉千尺,洗到云根山骨,无处著风尘。
秋尽玉壶冷,别是一乾坤。问当日,中兴将,汉功臣。
云台何在,寂寞谁复记丹青。
争似先生标致,长共清风明月,不减旧精神。
无限兴亡意,舒卷在丝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