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于谷山宗伯见怀四首·其三》
《次韵答于谷山宗伯见怀四首·其三》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北风入梦惊,书生抵掌谈兵

古来豹略推黄石,却向缑山吹凤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豹略(bào lüè)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智非常出众,机智敏捷。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吹凤(chuī fèng)的意思:形容夸大、吹嘘或夸张事物的美好或优点。

抵掌(zhǐ zhǎng)的意思:用力相击双手掌心,表示赞许或敬佩。

凤笙(fèng shēng)的意思:指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器乐中的一种竹笛,也用于比喻音乐美妙悠扬或者形容声音高亢激昂。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缑山(gōu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努力奋斗,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入梦(rù mè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深深地留在梦中,使人难以忘怀。

山吹(shān chuī)的意思:指花朵初开时如同山上的火焰,形容春天花开的景象。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谈兵(tán bī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经验或能力,却自以为是能够谈论或评论某种专业领域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的《次韵答于谷山宗伯见怀四首(其三)》中的一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思考与对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

首句“南北风尘入梦惊”,以“风尘”比喻纷乱的时代背景,暗示诗人身处动荡不安的年代,内心深受触动,仿佛在梦中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这一句既点明了时代背景,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关注。

接着,“书生抵掌竞谈兵”,描绘了一幅书生们聚在一起热烈讨论军事策略的画面。这里的“抵掌”形容他们情绪激昂,讨论得热火朝天。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军事策略的兴趣,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责任感。

“古来豹略推黄石”,引用了古代军事家黄石公的故事,比喻历史上那些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思想。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古代军事智慧的宝贵与深远影响。

最后一句“却向缑山吹凤笙”,则以缑山和凤笙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高洁之士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缑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而凤笙则是传说中凤凰所吹奏的乐器,象征着高雅、纯洁和超凡脱俗。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寄托了他对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历史典故和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军事、历史人物以及理想境界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后杂言六首·其一

食肉无马肝,不为不知味。

饮酒无葡萄,不为不成醉。

软饭一两瓯,饱即熙熙地。

浊醪五六杯,醺即腾腾睡。

毋论昔者非,但晓今者是。

(0)

题三笑图

远公白莲社,郁若人天师。

破戒饮陶令,违誓过虎溪。

远方一大笑,陶意竟攒眉。

乃知病维摩,不受弥勒窥。

何物陆道士,千载亦传疑。

(0)

赠卓征甫光禄见访弇园作

我爱卓王孙,隽声满人口。

床头一鹔鹴,时时为客有。

已工光禄吟,复耽步兵酒。

白榜叩紫荆,青丝系杨柳。

不为啖名来,能谈尘外否。

(0)

余自解郧节归耕无事屈指贵游申文外之好者得十人次第咏之·其四胡中丞执礼

中丞夙精悍,斤斤握铨柄。

未底不惑年,赐履遍吴境。

精心搜伏匿,用重抑贪横。

何来茧丝毁,遂谐舆人咏。

一疏表遗直,庶几松柏性。

(0)

和蒲汀显陵道中柳阴小憩四首·其四

天子冈头路,风云北斗高。

穿林回雉扇,度岭耀龙袍。

(0)

观水碓

圆机荅高杵,急水激飞轮。

桔槔巳多事,愁杀灌园人。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