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说西来意,谁知色是空。
《秋日八蒲涧访栖壑上人闻白云警报兼示宗意》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探访栖公上人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秋深霜气迥”点明时节与氛围,深秋的霜气让环境显得格外清冷而深远。接着,“乘兴过栖公”,诗人带着兴致前往拜访栖公,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访友氛围。
“般若杯浮白,优婆树缀红”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术语“般若”和“优婆”,分别指智慧和僧侣,以酒杯和红叶为载体,既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元素,也暗示了诗人与栖公之间深厚的精神交流。酒杯中泛起的白光,与红叶点缀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色彩丰富,富有画面感。
“孤峰时独赏,外道自群雄”则进一步描绘了栖公所处环境的静谧与独特。孤峰独立,象征着栖公的超然与独立精神;“外道自群雄”则可能暗喻外界的纷扰与喧嚣,与栖公内心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共说西来意,谁知色是空”表达了诗人与栖公共同探讨佛法真谛的场景。西来意,通常指佛陀西行传法之意,这里隐含了对佛法深邃哲理的追求。而“谁知色是空”则是佛教中著名的教义之一,意指世间万物皆为空相,非真实存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与宇宙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与栖公之间超越世俗的友谊与心灵的共鸣,以及对佛教智慧的深切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