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元夜灯火词·其二》
《上元夜灯火词·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清新每爱燕公句,奇巧休誇苏福灯。

大地都来不夜小参谁复得相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夜(bù yè)的意思:不停歇,不休息。形容持续不断,不分昼夜地进行。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都来(dōu lái)的意思:指人群或物品聚集在一起,形容非常热闹或拥挤。

来成(lái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逐渐成熟或达到预期的状态。

奇巧(qí q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奇特精巧,技艺高超。

清新(qīng xīn)的意思:指清爽、新鲜、不受污染的状态或氛围。

相应(xiāng yìng)的意思:相符合;相符合的

小参(xiǎo cān)的意思:指小小的人、品性低微的人。

燕公(yàn gōng)的意思:指追求个人利益而背叛朋友的行为。

鉴赏

此诗《上元夜灯火词(其二)》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展现了他对元宵节灯火辉煌景象的独特感受与赞美。

首句“清新每爱燕公句”,表达了诗人对燕公(燕公是唐朝著名诗人,此处泛指古代文人雅士)诗句的欣赏,认为其作品清新脱俗,充满诗意。诗人以此开篇,流露出对古代文学艺术的崇敬之情。

次句“奇巧休夸苏福灯”,则转向对元宵节灯火的描述。苏福灯,可能是指一种精巧的灯笼或灯饰,这里诗人以“奇巧”来形容元宵节灯火的繁复与美丽,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这种传统节日装饰的赞叹。

接着,“大地都来成不夜”,描绘了元宵节之夜,整个大地都被灯火照亮,仿佛变成了一个不夜城。这一句不仅突出了节日的热闹氛围,也体现了人们对光明和欢乐的向往。

最后,“小参谁复得相应”,可能是在感慨在这样的盛大的节日夜晚,能够找到心灵共鸣的人或许不多。这句诗既是对元宵节热闹场景的反思,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思考,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元宵节的灯火、热闹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又蕴含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荔支辞五首选三·其一

为客戎州啖荔支,江陵闰月熟应迟。

晶盘玉手丹襦褪,最是相如解渴时。

(0)

次韵和伯严

瞥眼重重结海楼,别来二十四经秋。

天公从古憎双鸟,大厦无人问万牛。

文酒写忧艰一聚,江山横涕仗谁收?

丰颐瘦损殊非故,不怪新霜也上头。

(0)

日本长冈子爵护美以影照及云海诗卷寄赠赋答其意

踏遍裨瀛老更豪,未将馀事废风骚。

江山佳日张文宴,坛坫中原接彩毫。

幽贽尽逾投缟雅,神交犹觉铸金劳。

苍茫云水相望处,唇齿知君首重搔。

(0)

题张韵舫眠琴小筑填词图

张侯倚声得琴理,作图乃学吾宗髯。

绿云绕屋手亲补,只欠撅玉春葱尖。

花閒兰畹盛宗别,芬芳悱恻风骚兼。

辛刘清雄周柳婉,末派往往偏洪纤。

君如白石审乐谱,慢词小令随挦拈。

陔馀一官托吏隐,自弄三影辞郎潜。

四愁有客足顽艳,榕阴赓和霜豪铦。

冰弦避俗那索解,命啸颇可忘凉炎。

比来竹崎名典榷,偷减渔笛招江蟾。

溪山信美助天籁,礼数况免城中严。

盛秋愿聆水仙操,溯潮洗耳烦针砭。

(0)

都门怀古·其三

昌平山水剩寒藤,木脱千崖见石棱。

当跸绿残烧后石,守陵红点雨中镫。

花宫梵漏催银箭,椒殿星河落玉绳。

夜冷琼华孤岛上,铜仙铅泪几行冰。

(0)

遣闷·其三

留客黄鹂亦有情,金衣劝酒太憨生。

淡红香白去成阵,日暮雨漂花入城。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