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与归波送,乍逐翻流上。
《济浙江诗》全文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乘风行于江湖之上,随波逐流的自由景象。首句“昧旦乘轻风”点明了时间与行动,清晨时分,诗人驾驭着轻盈的风,开始了他的旅程。接下来的“江湖忽来往”,则展现了诗人行踪的不定与江湖的广阔。
“或与归波送,乍逐翻流上。”这两句通过“或”和“乍”的转折,描绘了诗人与水流之间的互动,有时随着水流缓缓前行,有时又逆流而上,充满了动态感。这种随波逐流与逆流而上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力量,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选择。
“近岸无暇目,远峰更兴想。”这两句转向对视觉的描述,当接近岸边时,诗人来不及细看,但远处的山峰却激发了他的想象。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近处的现实与远处的想象,体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绿树悬宿根,丹崖颓久壤。”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的自然景观,绿树与丹崖,宿根与久壤,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绿树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丹崖则代表了坚韧与永恒,而宿根与久壤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行舟江湖的自由与探索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