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鸟喧余湿,庭花落故畦。
羁人惊候变,灯下理寒绨。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雨后初晴的宁静景象,以及诗人独自在室内感受季节变换与时间流逝的心情。
首句“秋月澄初霁”,点明了时间背景——秋天的月色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澈明亮。接着,“退公方掩闺”一句,透露出诗人结束公务后回到家中,准备休息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可能是一位官员或有地位的人士。
“稍闻金柝动,坐望玉绳低。”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氛围。金柝(古代军队中用于报时的器具)的轻微声响,与天空中逐渐下沉的玉绳星(古人对北极星的别称)相呼应,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几分肃穆的意境。
“巢鸟喧余湿,庭花落故畦。”这两句转向对自然界的观察,描述了雨后巢中鸟儿的欢鸣与庭院中花朵的凋零。雨水的痕迹虽已消散,但自然界的生命力依然蓬勃,展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
最后,“羁人惊候变,灯下理寒绨。”诗人以“羁人”自喻,表达了自己作为漂泊异乡之人对时间变化的敏感与感慨。在昏黄的灯光下,他开始整理寒衣,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准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同时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其对自然、时间与自我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