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定心(dìng xīn)的意思:安定心神,使心情平静
海会(hǎi huì)的意思:指众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热闹的场面。
结缘(jié yuán)的意思:结缘是指两个人因为某种缘由而相遇、相知、相交,并且建立起了深厚的关系。
琅然(l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宛如玉石相击。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山屋(shān wū)的意思:山屋是一个指山中的小屋,比喻简陋的住所或条件艰苦的生活环境。
身外(shēn wài)的意思:指超越个人私利,超脱尘世纷扰,追求高尚境界。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下泉(xià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向下流淌,比喻德行高尚的人不计较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
相杂(xiāng zá)的意思:不同的事物或因素混合在一起,难以区分或分辨。
潇潇(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连绵不断
心田(xīn tiá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世界或情感世界。
有缘(yǒu yuán)的意思:有缘指两个人因为前世的因缘关系而有缘相遇或有缘相知。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有着特殊的缘分,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
有限(yǒu xiàn)的意思:有限指的是有限制、有限度的意思。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屋上青山屋下泉”,以屋为视角,将青山与泉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之美。接着,“泉声相杂竹琅然”一句,通过声音的交织,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竹子的清脆声响与泉水的潺潺流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种悦耳的自然乐章。
“人生有限兴无限”一句,诗人由眼前的景致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与无限可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下来,“海会结缘终有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层联系,以及命运中的偶然与必然。
“身外岂知真佛计,忙中聊复定心田”两句,诗人反思了世俗生活的忙碌与浮躁,表达了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是许多人心中的渴望。
最后,“那堪更著潇潇雨,妆点清虚助客眠”以雨声作为背景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清幽,雨滴落在屋檐或叶面上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催眠曲,帮助人们在宁静中入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充满了禅意与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