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友人入蜀》
《送友人入蜀》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天际蜀门开,西看举别杯。

何人不异礼,上客怀才

夜涧青林发,秋江渌水来。

临邛行乐处,莫到白头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不异(bù yì)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怀才(huái cái)的意思:怀才指的是拥有才能但没有得到施展的情况,形容有才华的人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

渌水(lù shuǐ)的意思:比喻人的才情、品德等像清澈的水一样纯洁无瑕。

青林(qīng lín)的意思:指繁茂的青树林,比喻人才济济、人多且有才能。

上客(shàng kè)的意思:指高贵的客人或重要的访客。

蜀门(shǔ mén)的意思:比喻极难进入或者逃离的地方。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头回(tóu huí)的意思:第一次,初次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翻译
天边蜀地的门扉悄然开启,向西望去,人们正举杯告别。
谁又能不受此情此景所动,尊贵的宾客内心都藏着才情。
夜晚的山涧树林中传来清新的气息,秋天的江水泛着碧绿涌来。
在这欢乐的临邛之地,切勿等到白头才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诗人以优美的笔触表达了对朋友离去时的感慨和期待。开篇“天际蜀门开”,即设定了送别的地点在通往蜀地的大门前,蜀门一词,便勾勒出一片辽阔的山川景色。“西看举别杯”则转接上句,通过举杯相送的情境,传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惜别之情。

“何人不异礼,上客自怀才”两句中,“何人不异礼”表明这次送别的场合非同凡响,每个人都以特殊的礼节来表达对离去者的敬意。而“上客自怀才”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才能和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来访的贵宾,拥有卓越的能力。

接着,“夜涧青林发,秋江渌水来”两句,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进一步烘托出离别时的心情。“夜涧”和“秋江”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也使得送别的情感变得更加深沉。

最后,“临邛行乐处,莫到白头回”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朋友在前往蜀地的旅途中能够保持欢愉的心情,即使到了老年也不要忘记这段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送别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人对于友谊深厚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的传统美德。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陆丞相秀夫墓

海上坟传陆侍郎,一碑谁为表忠良。

如今碑失坟何处,海水遗悲一样长。

(0)

榴花下与柱史三峰立谈感而偶成

石榴花下立清阴,人世劳劳慨古今。

三尺龙唇千古调,岂期衰朽遇知音。

(0)

送少参罗志仁入贺

论交二十年,倏如飞鸟过。

余望空山归,君领雄藩佐。

飞宿胡然殊,择栖各得所。

君今万里行,王程不少阻。

后会量有期,我歌君必和。

云雷赞经纶,道在无不可。

江树含离情,茅堂出别俎。

(0)

喜雪·其三

坐穷今古此心醒,身外寒温总不惊。

对景远思苏武节,看山惟羡首阳清。

二仪太素堪俦匹,一段梅香敢抗平。

只恐调高吟不得,知心惟有郢歌声。

(0)

游麻姑山

旭日藏山径,肩舆傍险行。

林深秘鸟语,风细带泉声。

酒向麻姑觅,诗缘老杜成。

平生尘土梦,都付此山灵。

(0)

送李太常早阳兼西涯邃庵三首·其三

旧游时复往南都,斯道于今正不孤。

为问容台老诗伯,近来仍饮半杯无。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