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俯眺(fǔ tiào)的意思:从高处向下看,形容俯视、远望。
古槎(gǔ chá)的意思:古代船上的铁钉,比喻古老而坚固的东西。
合沓(hé tà)的意思:指许多东西混杂在一起,没有秩序。也形容人多拥挤,挤在一起。
荆王(jīng wáng)的意思:指坚强勇猛的将领或军人。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平看(píng kàn)的意思:平静地观察、看待
瀑水(pù shuǐ)的意思:瀑水,指从山崖或高处倾泻而下的水流。比喻文笔雄健、气势磅礴的作品。
日边(rì biān)的意思:指日出的地方,也指东方。
山峰(shān fēng)的意思:指最高的山峰,比喻最高的地位或最高的成就。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巫山(wū shān)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发生或已经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云雨(yún yǔ)的意思:云雨是一个形容两个人之间发生性关系的成语。在古代,云雨常常被用来暗指两个人之间的性行为。
昭回(zhāo huí)的意思:昭回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思是明亮而清晰。
枕席(zhěn xí)的意思:指席地而坐,也指借宿。
- 翻译
- 巫山有十二座高峰,重叠交错在明亮的天空下。
向下远望琵琶峡,平视则见云雨台。
古老的木筏似乎倚靠在天边,瀑布从太阳那边飞流直下。
怎能忍受夜晚的猿猴哀啼,想起荆王曾在这样的地方枕席入梦。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巫山的壮丽景色,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沈佺期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巫山峰十二,合沓隐昭回。” 这两句点出了巫山雄伟的景象,十二个峰峦连绵,宛如巨龙,既表现了巫山的恢宏,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之心。
“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这两句则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巫山的美丽。俯瞰琵琶峡,可以想象到那蜿蜒曲折的江水与山峦相依,而“平看云雨台”则是在另一时间或空间感受着天气变化中云层和雨幕的迷人景致。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 这两句描绘了巫山上古老的松树和奔腾不息的瀑布。这些自然元素都在强化诗中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神秘而壮观的景色之中。
“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 这两句则是对巫山传说的一种呼应。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巫山有着许多关于爱情和美丽女神的故事。猿啼(猿鸣)在这里或许象征着夜晚的寂静,而“荆王枕席开”则是在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其中“荆王”可能是指古代某位君主,而“枕席”则是在暗示这个故事与爱情有关。诗人通过这样的引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也增添了一层历史和文化的深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精致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将巫山的自然美景与传说故事融为一体,展现出一个既充满神秘色彩又不失壮丽气势的艺术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