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朱仙镇谒武穆王庙》
《过朱仙镇谒武穆王庙》全文
明 / 陈洪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岳驻朱仙力抗金,指陈恢复胸襟

却怜十二金牌诏,尽失三千甲士心。

道济长城人与敌,孔明遗像古垂今。

东风下马瞻拜,满树啼乌正夕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恢复(huī fù)的意思:恢复指恢复原状、回复正常的意思。

甲士(jiá shì)的意思:指勇猛的士兵或武将。

金牌(jīn pái)的意思:指最高级别的奖牌,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中的最高成就或最高地位。

孔明(kǒng míng)的意思:指智慧超群的人,也可以表示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夕阴(xī yī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之前的晚霞,也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胸襟(xiōng jīn)的意思:指人的胸怀、心胸、气度、志向等宽广豁达的品质。

瞻拜(zhān bài)的意思:虔诚地仰望、崇拜

指陈(zhǐ chén)的意思:指出问题的根源或原因。

十二金牌(shí èr jīn pái)的意思:指十二个金质牌匾,是对某人或某事物十分赞赏和认可的称号。

鉴赏

这首诗《过朱仙镇谒武穆王庙》由明代诗人陈洪谟所作,通过对岳飞在朱仙镇力抗金兵、恢复中原的英勇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岳飞忠诚爱国精神的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岳飞的英雄形象和其对国家的深远影响。

首联“岳驻朱仙力抗金,指陈恢复见胸襟”描绘了岳飞在朱仙镇英勇抵抗金兵的情景,同时赞扬了他胸怀大志、力图恢复中原的决心。颔联“却怜十二金牌诏,尽失三千甲士心”则通过“十二金牌诏”的典故,暗示了岳飞因朝廷猜忌而遭受的不公待遇,以及这一事件对军心的影响,表达了对岳飞命运的同情。

颈联“道济长城人与敌,孔明遗像古垂今”将岳飞比作守卫边疆的长城,与敌人并肩作战,同时又以诸葛亮的遗像为喻,强调岳飞的精神和智慧如同古代圣贤一样,跨越时空,影响深远。尾联“东风下马来瞻拜,满树啼乌正夕阴”描绘了一幅肃穆庄严的画面,诗人骑马来到岳飞庙前,面对夕阳下的乌鸦啼鸣,心中充满对岳飞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不仅赞美了岳飞的英勇和忠诚,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对民族气节的崇尚。

作者介绍

陈洪谟
朝代:明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夏日园亭七首·其一

琅玕百尺漫摇风,石榻闲吟日可中。

黄鸟自来还自转,绿阴谁惜又谁同。

(0)

五游诗·其二

我思游兮太华,玉井十丈青莲花。

首阳巀嶪巨灵擘,河流澒洞经其涯。

叔卿白鹿去而不返,脩羊石室空翠而㟏岈。

安得子先二龙为我御,直上二岑千仞餐朝霞。

(0)

由瑞虹抵沿山河三首·其二

严冬何凛冽,玄云结层阴。

寒雨中夜零,游子怀重衾。

愁绪本无端,展转自相寻。

相彼孤栖鸟,依依望故林。

行行日以远,所托惟声音。

声音不可托,何用慰人心。

(0)

重游无量寺馆五首·其三

到此心常慊,迟留日又曛。

青山不改色,白社自离群。

野竹题诗遍,山泉瀹茗分。

下方阛阓近,歌管静来闻。

(0)

和月洞仙师韵寄僧无已

忙里偷生了未忙,安心聊当眼前方。

求仙已许飞腾药,对佛专烧解脱香。

却恨此身真臭袋,不知何物是禅床。

他年定作淮南犬,看守山门紫翠房。

(0)

游碧玉洞

杖策恣邀游,相从在浚谷。

洞口白云生,天际岩如屋。

瀑布挂崖间,飞空作碧玉。

长侣江流声,还如烟雾簇。

幽人获其趣,仰卧观不足。

采彼涧中蒲,泛觞石泉曲。

吹笙应空山,幽响恒相逐。

往笑任所之,沿流揽秋菊。

共唱紫芝歌,遥慕绮与角。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