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树根诗思图》全文
- 鉴赏
此诗以自然界的声响入题,探讨了灵感与创作的来源。诗人唐寅在画中描绘了一幅树根盘绕、枝叶繁茂的画面,似乎在暗示着深藏于自然之中的诗思与灵感。诗中“把笔欲吟句,句从何处来”,表达了诗人对创作源头的探寻,即灵感并非人为刻意追求所得,而是源自于自然界的细微之处,如同风吹过树梢,自发出声响一般,自然而然,无需刻意为之。
“树头风自响,岂复有为哉。”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灵感的自发性与自然性。风在树梢间自由地吹拂,其声音是自然的产物,不因人的意志而起,也不因人的干预而变。同样,诗人的灵感亦如是,它来自于内心深处,不受外在条件的限制,自然而发,无需刻意追寻。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巧妙地将自然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传达出一种回归自然、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创作理念。在诗人看来,真正的艺术灵感并非来源于外部世界的刻意模仿或追求,而是源于内心的感悟与自然界的共鸣。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对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买坡塘/摸鱼儿.和李玉田韵
喜西风、朝来如约,新凉一雨初霁。
家山望断知何处,渺渺长天秋水。空眼底。
叹雁杳鱼沈,尺纸无人寄。芸窗草砌。
渐影颤疏桐,声敲落叶,孤枕怎成睡。逢场戏。
遮莫悲秋憔悴。今朝有酒须醉。
尊前待唤佳人道,为雪藕丝轻脆。闲省记。
便笑口频开,一岁知能几。归期尚未。
且蜡屐兰桡,湖山深处,同赏月中桂。
寒食夜有寄
风流大抵是伥伥,此际相思必断肠。
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