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沼滟寒碧,一堂纳宽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觉 心 居 士 转 物 轩 宋 /释 大 观 两 沼 灎 寒 碧 ,一 堂 纳 宽 閒 。高 柳 逢 春 新 翠 展 ,寒 梅 齐 雪 清 香 繁 。好 本 栽 培 常 烂 熳 ,四 序 芳 馨 看 互 换 。杂 华 境 遍 刹 尘 中 ,十 波 罗 蜜 更 主 伴 。觉 心 隐 几 随 彷 徉 ,六 用 俱 妙 无 可 降 。跏 趺 不 语 亦 不 默 ,篆 烟 一 缕 春 昼 长 。释 迦 老 子 何 所 见 ,教 谭 三 百 皆 方 便 。就 中 一 处 最 亲 切 ,转 物 不 为 所 转 。此 堂 物 物 元 无 殊 ,随 人 受 用 有 亲 疎 。尘 尘 摄 入 大 毗 卢 ,应 笑 本 来 物 无 转 亦 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波罗(bō luó)的意思:形容物体或情况摇摆不定、不稳定。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尘尘(chén chén)的意思:尘土、灰尘。比喻世俗、尘世间的事物。
彷徉(páng yáng)的意思:形容心神不定,迷茫徘徊。
芳馨(fāng xīn)的意思:指芳香和温馨。
方便(fāng biàn)的意思:便利,容易操作或使用的状态或条件。
寒梅(hán méi)的意思:形容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能够保持傲然不屈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寒碧(hán bì)的意思:形容寒冷而清澈的颜色。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互换(hù huàn)的意思:相互交换、交换位置或身份
霁雪(jì xuě)的意思:指下雪后天气转晴,雪停天晴。
跏趺(jiā fū)的意思:指坐在地上,双腿交叉的姿势。
迦老(jiā lǎo)的意思:形容年纪很大,年老体弱。
就中(jiù zhōng)的意思:指在众多事物中,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进行比较、评价,表示在同类事物中属于最好或最差的。
觉心(jué xīn)的意思:指察觉到自己内心的感受或念头。
来物(lái wù)的意思:来自外地的人或物品
烂熳(làn màn)的意思:形容花朵盛开得茂盛而美丽。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六用(liù yòng)的意思:六种用途或功能。
毗卢(pí lú)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事物相互支持、互为依赖。
亲疏(qīn shū)的意思:指对待亲近和疏远的人不同,对待亲近的人亲密热情,对待疏远的人疏离冷漠。
亲切(qīn qiè)的意思:友好、热情、和蔼可亲
清香(qīng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纯净、芳香宜人。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刹尘(shā chén)的意思:停止行动,使之安静下来。
释迦(shì jiā)的意思:指佛陀释迦牟尼,也用来比喻智慧卓越、悟性高超。
受用(shòu yong)的意思:得到好处或满足感受,享受到实际的利益或帮助。
四序(sì xù)的意思:
指春、夏、秋、冬四季。《魏书·律历志上》:“然四序迁流,五行变易。” 唐 王勃 《守岁序》:“春、秋、冬、夏,错四序之凉炎。” 清 顾炎武 《华山》诗:“四序乘金气,三峯压 大河 。”
随人(suí rén)的意思:随着他人的意愿行事,没有自己的主见。
所见(suǒ jiàn)的意思:所看到的事物或情况。
物物(wù w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繁多,琐碎不断。
无殊(wú shū)的意思:没有区别或差异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新翠(xīn cuì)的意思:指新鲜嫩绿的颜色。
隐几(yǐn jǐ)的意思:隐瞒真相,掩饰事实。
有亲(yǒu qīn)的意思:有亲指与某人有亲戚关系、亲近的关系。
栽培(zāi péi)的意思:培养、种植、教育和培养
篆烟(zhuàn yān)的意思:篆烟是一个汉字词语,用来形容书法或篆刻的烟雾样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烟雾弥漫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墨烟飘逸的书法或篆刻作品。
转物(zhuǎn wù)的意思:转移物品或转变物质形态。
波罗蜜(bō luó mì)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虚伪,表面光鲜而内心阴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觉心居士的居所——转物轩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环境的宁静与雅致。"两沼滟寒碧,一堂纳宽閒",开篇便写出两个清澈的池塘和宽敞的厅堂,透露出闲适的气息。"高柳逢春新翠展,寒梅霁雪清香繁",通过高柳的新绿和寒梅的清香,展示了春天的到来和冬去春来的生机。
诗人接着赞美了居士对花草的精心照料,四季花卉轮番绽放,"好本栽培常烂熳,四序芳馨看互换",体现了主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杂华境遍刹尘中,十波罗蜜更主伴",将世俗的繁华与佛家的智慧相结合,寓含了超脱尘世的禅意。
在居士的日常生活中,"觉心隐几随彷徉,六用俱妙无可降",表现出他的内心平静与禅定,即使静坐不言,也充满智慧。"篆烟一缕春昼长",以袅袅升起的香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心境的悠长。
最后,诗人借用佛陀的教诲,指出转物轩中的每一物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因人而异,"此堂物物元无殊,随人受用有亲疏",强调了万物皆空的佛教理念。"尘尘摄入大毗卢,应笑本来物无转亦无",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流转不息、实则不变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写人,寓禅于景,展现了觉心居士的禅修生活和对佛法的深刻领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