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四首·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社会中贫苦百姓与苛政之间的冲突,以及官府征兵时的残酷现实。通过“饥媪”、“石壕悍吏”、“撞开篱落声如豹”等形象化的描述,诗人生动地展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官府行为的野蛮。
“饥媪扶藜诉乞怜”,描绘了一位饥饿的老妇人手持藜杖,哀求他人的同情。这句诗以老妇人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贫困与无助,他们生活在饥饿边缘,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生存下去。
“石壕悍吏索丁钱”,点出了官府对百姓的压迫。石壕,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悍吏则是指那些凶狠、不讲理的官吏。他们强制征收丁钱,即兵役费用,这种做法无疑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撞开篱落声如豹”,描绘了官吏强行闯入百姓家园的情景。这里的“撞开篱落”形象地表现了官吏的蛮横无理,而“声如豹”则强调了这种行为的突然性和破坏性,仿佛野兽般粗暴地闯入,给平静的生活带来了剧烈的冲击。
“道是官家入觐年”,这句话暗示了官府征兵或征税的时间,可能是为了某种官方仪式或军事行动。然而,在百姓眼中,这不过是官府利用权力继续剥削和压迫他们的借口。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明朝社会中官民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底层人民在封建统治下的苦难生活。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和场景构建,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悲惨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