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荆 南 道 中 唐 /曹 松 十 月 荒 郊 雪 气 催 ,依 稀 愁 色 认 阳 台 。游 秦 分 系 三 条 烛 ,出 楚 心 殊 一 寸 灰 。高 柳 莫 遮 寒 月 落 ,空 桑 不 放 夜 风 回 。如 何 住 在 猿 声 里 ,却 被 蝉 吟 引 下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蝉吟(chán yín)的意思:指蝉鸣的声音,比喻诗词音韵悦耳动听。
愁色(chóu sè)的意思:形容人的面色显得忧愁或忧虑。
放夜(fàng yè)的意思:放夜指放宵夜或熬夜。
分系(fēn xì)的意思:指某一学科、行业、组织等内部根据不同的特点、性质、方向等而划分为不同的部门、类别、派别等。
荒郊(huāng jiāo)的意思:指荒凉的郊野地带,比喻偏僻贫瘠之地。
空桑(kōng sāng)的意思:指空荡荡、空无一物的状态。
秦分(qín fē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或分歧。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条(sān tiáo)的意思:指事物的数量或程度达到了某个极限
色认(sè rèn)的意思:指人的眼力,观察事物的洞察力和辨别能力。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下来(xià lái)的意思:从高处或远处移动到低处或近处。
雪气(xuě qì)的意思:形容严寒、寒冷的天气。
阳台(yáng tái)的意思:指房屋建筑物外突出的平台,供人休息、观景等。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三条烛(sān tiáo zhú)的意思:形容非常瘦小、虚弱的样子。
- 注释
- 十月:指秋季的第十个月份,可能暗指深秋。
荒郊:人烟稀少的野外。
愁色:忧郁的情绪。
阳:指代阳台,也暗示思念之情。
游秦:游历秦国。
分系:分散、牵挂着。
三条烛:比喻心中的忧虑或思绪繁多。
一寸灰:形容心情极度消沉。
高柳:高大的柳树。
寒月:寒冷的月亮。
空桑:废弃的桑林。
夜风:夜晚的风。
猿声:猿猴的哀鸣,象征凄凉。
蝉吟:蝉的鸣叫,有时寓意轻松。
引下来:引导或吸引离开。
- 翻译
- 十月的荒郊被雪气催促,隐约的忧愁在阳台上显现。
在游历秦国的路上,心中挂念如同三条蜡烛,离开楚地时,心情沉重如寸寸灰烬。
高高的柳树不要遮住寒冷的月光落下,空荡的桑林也不让夜晚的风吹回。
我如何能居住在猿猴的哀鸣声中,却又被蝉鸣声引领下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行旅的孤寂与愁苦之情。诗人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荒凉雪景中的心境图画。
"十月荒郊雪气催,依稀愁色认阳台。" 这两句写出了深秋时节,荒凉郊野中飘落的雪花带来的寒意,以及诗人心头萦绕的忧愁情绪,那些沉淀在心底的旧事旧情,如同依稀可见的阳光台阶,令人不禁驻足回忆。
"游秦分系三条烛,出楚心殊一寸灰。"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游历之地的留恋与对心中旧梦的珍视。在秦地的游历如同点燃的蜡烛,而那份在楚地的心绪却似一寸尘埃,珍贵而难以忘怀。
"高柳莫遮寒月落,空桑不放夜风回。" 这两句描写了夜晚的景象,高大的柳树无法阻挡寒冷的月亮,而那无叶的桑树则似乎在静候着夜风的返回。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期待。
"如何住在猿声里,却被蝉吟引下来。"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困惑与无奈。在远离尘世的深山老林中,即使是猿啼鸟鸣的声音,也能引起诗人内心的波动,更不用说那些细微如同蝉鸣般的往事碎片,轻易地就能将他拉回现实的苦恼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绘与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以及对于过往记忆的无奈留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刘司谏君同时举二丈夫子然二母也其父宪副公以吉兆命名遣乳媪先期而至邑大夫士奇之为诗纪其事而命贞次焉·其二
见说仙游梦更奇,县衙西北状元祠。
麒麟天上传双趾,兰玉庭前长并枝。
读到父书应自易,绳来祖武定非迟。
二雏虚道徐卿好,谁似君家在一时。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