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合浦愈上人,以诗名岭外,将访道南岳,留诗壁上云:闲伴孤云自在飞。东坡居士过其精舍,戏和其韵》
《合浦愈上人,以诗名岭外,将访道南岳,留诗壁上云:闲伴孤云自在飞。东坡居士过其精舍,戏和其韵》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孤云出岫岂求伴,锡杖空自要飞。

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奘几时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岫(chū xiù)的意思:指人物出山,开始活动或发挥才能。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凌空(líng kōng)的意思:悬空、飞跃、超越

锡杖(xī zhàng)的意思:指古代僧人所用的金属杖,比喻高僧、高人的德行和修为。

自要(zì yào)的意思:自己要求的简单事情。

注释
孤云:形容孤独的云朵。
岫:山峰。
锡杖:僧人手持的杖,通常用锡制成。
凌空:在空中飞翔或行走。
老奘:对年长僧人的尊称,此处可能指的是唐代高僧玄奘。
归:返回。
翻译
孤零零的云朵离开山峰,哪里寻求同伴,只愿独自飞翔。
手握锡杖的僧人凌空而行,一心向西,不知何时才能返回。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苏东坡)在宋朝创作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孤云出岫岂求伴,锡杖凌空自要飞。”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不羁的情怀。孤云象征着诗人的高洁情操,而“岂求伴”则表明了他对孤独的享受和追求。“锡杖”是道士手持的符号,代表了修炼成仙的愿望,“凌空自要飞”则是对这种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奘几时归。”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庭前的松树依然指向西方,象征着对远方旅者的牵挂。而“不知老奘几时归”则是对那些在外漂泊的朋友或同道中人的关切,表达了对他们归期的不解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隐喻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远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杨叔瓛地官挽歌六章·其一文崖

卓笔峰高半入云,秀钟人物迥超群。

山川一日收灵气,留得扬雄死后文。

(0)

送吴容之进士还歙

二月莺花满帝城,手扳黄柳送君行。

传家旧熟麟经笔,中选新题雁塔名。

画舫摇春新旅况,綵衣称寿足亲情。

还乡不久应趋召,重簉鹓行玉佩声。

(0)

雨后过文会轩

雨后名园我独来,浅红深绿绕池台。

禽声也乐消烦暑,马首初看净宿埃。

邻客有期频折简,主人乘兴即衔杯。

偶然良会须终日,一任残阳下古槐。

(0)

定西侯蒋公筠清轩卷次周草庭都尉韵十绝·其七

虚心能自保,世态非所甘。

江梅与岩桧,交情澹成三。

(0)

送吴学士汝贤莅事南京

吴兢良史最知闻,南去词林职暂分。

白下山川堪寄傲,青坊冠冕惜离群。

才高未许终淹骥,官冷何妨且售文。

曾向玉亭看旧刻,恨无清福可陪君。

(0)

送敖太史静之赴江西提学宪副

乡榜曾传第一人,词林相见十经春。

史堪朱墨抡才久,服称金绯荷宠新。

官向洪都分宪节,化从殷序播恩纶。

巡行不用申条约,白鹿遗规有翠珉。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