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偶见三绝·其三》全文
- 注释
- 半身:指人物身体的一半。
映:照映,映衬。
竹:竹子,常用于描绘环境清幽。
轻闻语:悄悄地说话。
一手:一只手臂。
揭帘:掀开帘子。
微转头:轻轻地转动头部。
此意:这种情感或意境。
别人:其他人。
应未觉:可能并未察觉到。
不胜:禁不住,承受不住。
情绪:情感。
两风流:两种风情,既含羞涩又带潇洒。
- 翻译
- 半身的身影映在竹林中,轻轻低语难以察觉
一手轻轻掀起帘幕,微微转动着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诗人半身倚靠在竹影之下,轻声细语中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情意。揭开帘幕,转动头部,每一个微小的举动都透露着深情。这种情感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它如同两股交织在一起的风,柔和而又强烈。
诗中的意象十分丰富,“半身映竹”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而且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静谧。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洁和宁静,这里则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而“轻闻语”则透露出诗人的细腻情感,他可能是在倾听窗外的风声,或者是心中的独白。
“一手揭帘微转头”这个动作极具画面感,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显示出一种婉约的情感表达。帘幕在这里不仅是一种实物,更是隔绝内外世界的一种象征。
最后两句“此意别人应未觉,不胜情绪两风流”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独特情感,这种情感是难以言传的,它如同两股风,交织在一起,既柔和又强烈。这里的“不胜”表达了一种无法抑制的情感之强烈,而“两风流”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状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深情,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古代文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巧思和婉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