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高台》
《临高台》全文
明 / 欧必元   形式: 乐府曲辞

高台,望山水。山何以高,水何以深。

山高水深,犹可登临

君门万里不能到,焉得悲愁终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愁(bēi chóu)的意思:形容非常悲伤、忧愁。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君门(jūn mén)的意思:君门指的是君主的门下,也可以泛指官员、贵族等的门下。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望山(wàng shān)的意思:望山是一个成语,指的是远望山峰的意境。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也可以表示追求目标、追求进步的意愿。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终老(zhōng lǎo)的意思:指到老年时仍然健康、快乐地度过一生。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临高台》,由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诗中通过描绘临高台望山水的景象,表达了对山之高、水之深的赞叹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到达君门的无奈与忧愁。

“临高台,望山水。” 开篇即点题,诗人站在高台上远眺,山水尽收眼底。这既是实写,也是象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广阔与深远。

“山何以高,水何以深。” 这两句设问,引人思考山为何高,水为何深。山高是因为其自然形成的地势,水深则是因为其汇聚了天地间的雨水和地表径流。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人生的哲理——事物的特性是由其本质决定的。

“山高水深,犹可登临。” 虽然山高水深,但人们仍然可以攀登高山,涉过深水。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类克服困难、追求目标精神的赞颂。

“君门万里不能到,焉得悲愁以终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到达君门的无奈与忧愁。这里的“君门”象征权力与理想,诗人虽有志向却难以实现,因此产生了悲愁的情绪。然而,这种情绪并未使诗人沉沦,而是以“焉得悲愁以终老”的反问,展现了他坚韧不拔、不甘于现状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欧必元
朝代:明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陪窦侍御泛灵云池

白露时先降,清川思不穷。

江湖仍塞上,舟楫在军中。

舞换临津树,歌饶向迥风。

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乘兴宜投辖,邀欢莫避骢。

谁怜持弱羽,犹欲伴鹓鸿。

(0)

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0)

溪上

峡内淹留客,溪边四五家。

古苔生迮地,秋竹隐疏花。

塞俗人无井,山田饭有沙。

西江使船至,时复问京华。

(0)

登白马潭

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

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

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

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0)

冬深

花叶随天意,江溪共石根。

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

风涛暮不稳,舍棹宿谁门。

(0)

白毫子歌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夜卧松下云,朝餐石中髓。

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

余配白毫子,独酌流霞杯。

拂花弄琴坐青苔,绿萝树下春风来。

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

可得见,未得亲。

八公携手五云去,空馀桂树愁杀人。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