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桃红.手书》
《小桃红.手书》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连理枝

郎写梅花体。轻软如郎意。

别后涛笺,叠成双鲤,倩鸿来寄。

怎书中柳骨与颜筋,不比当初字。再认棠花记。

还是郎亲制。想是年来,摹成旧拓,砚花开矣。

莫非他冶貌与柔心一变如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比(bù bǐ)的意思:不相上下,不互相比较

成双(chéng shuāng)的意思:成双指一对,形容两个东西或人物相互配对、相互呼应。

当初(dāng chū)的意思:指过去某个时间点或某个阶段的时候,事情的情况或人的想法。

还是(hái shi)的意思:表示在几个选择之间,最终选择了某个,强调对比或肯定最终的决定。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莫非(mò fēi)的意思:表示推测或猜测,意为“难道”、“难以置信”。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轻软(qīng ruǎn)的意思:指柔软轻盈,不沉重的状态或特征。

柔心(róu xīn)的意思:心地柔软善良,对他人关怀备至。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双鲤(shuāng lǐ)的意思:形容夫妻恩爱、亲密无间。

一变(yī b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鉴赏

这首《小桃红·手书》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对书法艺术的描绘之中。诗中以“郎写梅花体”开篇,不仅点明了书体风格,也暗示了书写者的情感细腻与文雅。梅花体在中国书法中,常以其清高脱俗、疏朗秀逸的特点象征着高尚品格和高洁情操。

“轻软如郎意”,进一步强调了书写的流畅与情感的契合,仿佛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作者的心思,轻盈而柔软,如同表达出的细腻情感。接下来,“别后涛笺,叠成双鲤,倩鸿来寄”几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书信比作双鲤,寄托于鸿雁之羽,形象地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

“怎书中柳骨与颜筋,不比当初字”则对比了不同阶段的书法风格,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书写者的技艺或情感有所变化,但又不失其独特的韵味。这里的“柳骨与颜筋”分别指的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和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前者以瘦硬著称,后者则以丰润见长,两者皆为书法史上的重要流派。

“再认棠花记。还是郎亲制”一句,通过回忆中的细节——棠花的印记,再次确认了书信的来源,强化了情感的连结。这里“亲制”二字,既是对书信本身的手工制作的肯定,也是对书写者亲自表达情感的认可。

最后,“想是年来,摹成旧拓,砚花开矣。莫非他冶貌与柔心,一变都如此。”这一段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书写者性格变化的思考。通过“摹成旧拓”这一描述,暗示了书写者在岁月的沉淀下,不仅技艺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其内心世界经历了从刚到柔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了每一次落笔之间,如同砚石上的花朵,悄然绽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书法艺术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时间、变化和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王元章画松鼠歌·其二

绿蓑斗笠冒大雪,秃笔冻作梅花须。

(0)

海上竹枝词十三首·其十一

杏子红衫绿玉簪,荷花池院傍城南。

鹾商嫁得教歌舞,偏讳歌名阿鹊盐。

(0)

湖上竹枝词十一首·其七

人前故自出红衣,学画长眉对镜非。

一阵东风蝴蝶闹,秦楼左侧卖花归。

(0)

云栖六咏·其一宝刀巃

明月似刀环,衔山刚一半。

勇猛入深山,世尘于此断。

(0)

再过栖真寺

重游过觉院,谁是再来人。

水石空群品,风篁扫六尘。

花迎曾至客,涧度不迷津。

红树秋山下,随方有净因。

(0)

云栖山居杂咏六首·其四

窈窕山房静,悠然似虎溪。

斋时松鼠下,亭午竹鸡啼。

林樾交风雨,烟峦护隐栖。

周妻与何肉,总付醉如泥。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