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读蔡公诗,夫君志可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陈 复 祖 节 推 留 远 斋 宋 /刘 克 庄 曾 读 蔡 公 诗 ,夫 君 志 可 知 。试 看 鸾 铩 翼 ,岂 若 豹 留 皮 。寒 柏 无 阳 艳 ,朝 花 有 夕 披 。长 公 真 样 子 ,何 必 远 求 师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公(cháng gōng)的意思:指在公共场合长时间待着,不肯离开。
朝花(cháo huā)的意思:指昙花一现、短暂的美好或成功。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岂若(qǐ ruò)的意思:与其像某种不好的状态,还不如像另一种更好的状态。
铩翼(shā yì)的意思:比喻事情失败或者计划落空。
试看(shì kàn)的意思:试探观察,先行试试看。
样子(yàng zi)的意思:指外貌、形状、表情或形态。
阳艳(yáng yàn)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美丽动人。
远求(yuǎn qiú)的意思: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远距离寻求、追求。
- 翻译
- 我曾经读过蔡公的诗,能从中看出夫君的志向。
试着看看鸾鸟折断了翅膀,怎能比得上豹子留下它的皮毛。
寒冷的柏树没有温暖的阳光照耀,早晨的花朵却在傍晚时分开放。
像太公这样的高人,本身就是榜样,何须去远方寻找老师呢。
- 注释
- 蔡公:指蔡邕,东汉文学家,此处代指有才华的人。
夫君:对别人的丈夫或尊敬者的称呼。
鸾铩翼:比喻才华被压制或遭受挫折。
豹留皮:比喻留下有价值的东西,此处可能指豹子的皮毛珍贵。
寒柏:形容环境艰苦或事物冷峻。
长公:对诸葛亮的尊称,以其长寿和智慧著称。
样子:榜样,典范。
远求师:到远方寻找老师,此处反语,暗示身边的人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诗名《题陈复祖节推留远斋》。通过对诗句“曾读蔡公诗,夫君志可知。试看鸾铩翼,岂若豹留皮。”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古代文学家的崇敬之情,以及他对自己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自信。在这两句中,“曾读蔡公诗”表明诗人深入研究了古代诗人蔡琰的作品,从而洞悉了其志向;“夫君志可知”则显示出诗人的自信,他认为通过文学作品就能领略到作者的品格和志趣。接下来的两句“试看鸾铩翼,岂若豹留皮。”则用比喻手法,将高洁的精神比作美好的鸾铩之翼,与那些只留下皮毛而失去了本质的豹子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纯粹和高尚精神境界的向往。
第三句“寒柏无阳艳”通过寒冷中依然坚守自己本色的柏树来隐喻,即使在不被外界光彩照耀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坚韧。第四句“朝花有夕披”则用早晨绽放的花朵比喻人生短暂,提醒人们珍惜时间,不要等到暮年才去追求。
最后两句“长公真样子,何必远求师。”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认同,他认为真正的自己不需要向外寻找老师或权威来验证,因为每个人的真实样貌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借用古代文学家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认识和自我肯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韩平兼寄郭微
上客夜相过,小童能酤酒。
即为临水处,正值归雁后。
前路望乡山,近家见门柳。
到时春未暮,风景自应有。
余忆东州人,经年别来久。
殷勤为传语,日夕念携手。
兼问前寄书,书中复达否。
春晚旅次有怀
晚出关河绿野平,依依云树动乡情。
残春花尽黄莺语,远客愁多白发生。
野水乱流临古驿,断烟凝处近孤城。
东西未遂归田计,海上青山久废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