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地(bì dì)的意思:避开危险或困难的地方;逃离危险的地方。
从权(cóng quán)的意思:指临时代理权力,暂时执掌职权。
孤高(gū gā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独立自主,高傲孤立,不愿与他人交往。
叩阍(kòu hūn)的意思:指为别人守门,比喻担任重要职务或责任。
困苦(kùn kǔ)的意思:指生活或境遇艰难困苦,处境困窘。
来学(lái xué)的意思:指通过亲身实践或亲自体验来学习知识或技能。
乞怜(qǐ lián)的意思:乞求别人的同情和怜悯。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无缘(wú yuán)的意思:没有缘分或者机会。
言色(yán sè)的意思:指言辞和表情的颜色,即说话的态度和表情。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光文所作的《无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感慨与无奈。
首句“吾亦爱吾耳”,诗人自问,我究竟爱惜自己的哪一部分呢?这里可能暗含了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和对自我价值的追问。接着,“如何欲乞怜”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似乎在寻求他人的理解和同情,却又不愿轻易示弱。
“叩阍翻有路,投刺竟无缘。”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试图通过向上级或有权势的人求援,却最终未能得到任何回应的情景。这里的“叩阍”指向上级或朝廷申诉,“投刺”则是指递上名片或信件寻求帮助,但都未能如愿以偿。
“道以孤高重,持当困苦坚。”诗人以“孤高”自许,表明自己虽处困境,仍坚守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这反映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不拔和高尚情操。
最后,“既来学避地,言色且从权。”诗人或许已经意识到,为了生存和发展,有时不得不暂时妥协,采取一些权宜之计。这里的“避地”可能指的是暂时离开当前的环境,寻找新的机会。“言色且从权”则意味着在言语和行为上,可以适当变通,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和坚持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十一
寒食清明节,人家拜扫时。
纸灰粘蝶翅,啼血染花枝。追亲思远,写恨含悲。
不论富贵,大小由之。
唯有林泉衲子,无思无念,无欲无为。
圆蒲静倚,瘦策闲戏。
燕子自长春寂寂,长歌一曲啰啰哩,不是知音说向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