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鸟将众雏,翼拓未能䎒。
安得身为鸿,力借朔风满。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苍昊(cāng hào)的意思:指天空,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天空的广阔和高远。
愁云(chóu yún)的意思:指忧愁、烦闷的心情或气氛。
挫衄(cuò nǜ)的意思:挫折打击使人气馁,失去斗志。
当事(dāng shì)的意思:指亲身经历或亲自参与某个事件或问题。
风灯(fēng dēng)的意思:指在风中点灯,比喻处境危险,非常困难。
饥饿(jī è)的意思:形容非常饥饿。
见风(jià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善于观察,能够灵活应对变化的情况。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路长(lù cháng)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比喻事情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南关(nán guān)的意思:南关是指古代城市南门外的地方,也泛指城市的南部地区。在成语中,南关常用来比喻人们离开家乡或熟悉的环境,远离亲人和熟人。
片时(piàn shí)的意思:非常短暂的时间
日短(rì duǎn)的意思:指时间短暂,指日子过得很快。
丧乱(sāng luàn)的意思:形容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
沙路(shā lù)的意思:指没有人烟的荒凉道路,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冷落、荒废。
食肉(shí ròu)的意思:指人吃肉,表示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富足。
束装(shù zhuāng)的意思:束装指穿着整齐、衣冠楚楚的样子,也可以比喻言行举止得体,端庄稳重。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徒跣(tú xiǎn)的意思:光着脚走路,没有穿鞋袜。形容没有衣食住行的困苦生活。
相谋(xiāng móu)的意思:密谋共同达到某种目的
乡里(xiāng lǐ)的意思:指本乡本土的人,也可以泛指同乡、同地的人。
心眼(xīn yǎn)的意思:指心思、眼力、见识、智慧等方面的能力。
巡军(xún jūn)的意思:指巡视军队,检查军事工作和军纪情况。
岩疆(yán jiāng)的意思:形容地势险峻、地形崎岖。
庸愞(yōng nuò)的意思:庸俗愚昧、愚蠢无知
众雏(zhòng chú)的意思:指许多小鸟聚集在一起。
周防(zhōu fáng)的意思:指能够防范、抵挡一切困难和危险。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闻定海警感作三章》中的第三章。诗中描绘了诗人听到定海警报后内心的忧虑与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句“催友同束装,相谋急南返”,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商议,急于返回南方避难的情景。接着,“梦昨乡里归,愁云刺心眼”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担忧。诗人仿佛在梦中回到了故乡,但醒来后却面对着愁云密布的现实,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他的心如被利箭刺穿般痛苦。
“病鸟将众雏,翼拓未能䎒”运用比喻手法,以病鸟照顾幼雏却无力展翅飞翔,象征着社会中弱小群体在困境中的无助与挣扎。“饥饿信不辞,但求丧乱免”则揭示了人们在饥寒交迫中仍渴望逃离战乱的苦难,表达了对和平的深切渴望。
“大浃森南关,蛟龙设天键”描绘了南方边疆的险峻与危险,暗示了国家边界的严峻形势。“自古称岩疆,未遭杀戮殄”表达了对历史边疆的尊重与对和平的向往。“庶赖苍昊仁,得延片时喘”寄托了诗人对上天的祈求,希望能在暂时的平静中喘息。
“所悲食肉流,当事半庸愞”揭示了社会中权力者的腐败与无能,他们不仅没有为民众提供保护,反而加剧了民众的苦难。“更遭挫衄馀,周防亮难善”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不安的担忧,即使在遭受挫折之后,如何防范未来仍是一大难题。
最后,“似见风灯中,巡军夜徒跣”通过形象的描述,反映了军队在夜晚巡逻时的艰难情景,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动荡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此行沙路长,难追白日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担心这段艰难的旅程难以追赶流逝的时间。“安得身为鸿,力借朔风满”则是诗人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希望能够像鸿雁一样,借助北风的力量飞向远方,摆脱当前的困境。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与自由的强烈渴望。
清湘庭下千竿竹,百尺斑斓耸苍玉。
通轩轩外万顷陂,陂接南山天与齐。
唐基一坏半禾黍,举目气象增愁思。
我来正当摇落时,尘埃七日无人知。
东平叔子信予友,问学不厌坚相随。
叔子莫痛凤沼湮,又莫悲愁花萼堕。
所忧圣道久榛塞,富贵浮云空点涴。
明发予西叔且东,高谈更为通宵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