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已锋禅人》
《示已锋禅人》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学道先须远俗情,不求安逸求名

尘中能具超尘想,岁久年深累渐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逸(ān yì)的意思:指人生活舒适,没有烦恼,没有压力。

超尘(chāo chén)的意思:超越尘世,超脱世俗。

尘想(chén xiǎng)的意思:尘想指的是被尘土覆盖的思绪或记忆,也可以表示旧事已逝,不再重要。

年深(nián shēn)的意思:指时间过去的很久,或者某事物经历了很长时间。

求名(qiú míng)的意思:追求名誉和地位。

俗情(sú qíng)的意思:指普通人的情感、感情;也指平凡、庸俗的情感。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远俗(yuǎn sú)的意思:远离世俗之风气,追求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追求精神超越而非物质享受的生活态度。诗人强调了“学道”这一核心理念,即追求内在的精神成长和道德修养,而非外在的安逸与名誉。诗中的“远俗情”意味着远离世俗的欲望和纷扰,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而“不求安逸不求名”则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不为物质的舒适和名声所动的决心,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

“尘中能具超尘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即使身处尘世,也能保持超越世俗杂念的心态,保持心灵的纯净与高洁。这不仅是对修行者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一种理想人格的向往——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保持自我,坚守信念,不被外界环境所左右。

最后,“岁久年深累渐轻”则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修行者内心的负担会逐渐减轻,精神的修为会日益深厚。这不仅是一种对修行过程的描述,也蕴含着对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真正的成长和解脱,往往伴随着时间的积累,需要耐心和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鼓励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远离世俗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白石庄万都尉园作

仙圃宜秋色,相将恋夕曛。

松青新濯雨,槐古旧侵云。

竹牖池光合,山楼石翠分。

凤箫遗韵在,拟向月中闻。

(0)

送友人

可惜春明道,春光二月间。

故人何事别,行色有馀闲。

言上五台去,经游二宝山。

何如僧结侣,独往怅难还。

(0)

题陈侍御画竹

铁面郎官扫秋雨,一夜秋声落人耳。

楚歌唱断碧云愁,招得湘灵来笔底。

湘灵倒拔青鸾尾,翠袖拖风湿江水。

水远山长不见人,惟有千年泪痕紫。

(0)

初入翰林述志

皇风被奕叶,师济协重熙。

妙选金闺彦,登兹白玉墀。

惭予蹇劣士,何幸沐恩私。

就将弥日月,摹范承师资。

雕虫既云拙,温饱匪所思。

独此葵藿心,耿耿誓不移。

念昔皇祖日,讲艺恒孜孜。

天颜瞻咫尺,密室奉畴咨。

衮德信多补,臣忠实在兹。

顾问久寂寞,簪笏徒委蛇。

四郊渐多故,启沃效者谁。

所愿回宸照,堂廉路不岐。

(0)

罗汉洞

大壑浑无底,青山到处逢。

连冈抱曲涧,片片削芙蓉。

月冷时窥虎,云深尚蛰龙。

洞门落回飙,隔浦闻清钟。

束炬达蓝渡,百里藏仙踪。

欲问桃花津,仙源杳无从。

惟馀涧下水,迟日照溶溶。

(0)

幽居

幽居少烦虑,爱此屋上山。

嘉木荫芳池,流水常潺湲。

东风弄晴和,好鸟鸣关关。

触目若有得,抚景心自閒。

窅哉广成子,望望不可攀。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