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已锋禅人》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追求精神超越而非物质享受的生活态度。诗人强调了“学道”这一核心理念,即追求内在的精神成长和道德修养,而非外在的安逸与名誉。诗中的“远俗情”意味着远离世俗的欲望和纷扰,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而“不求安逸不求名”则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不为物质的舒适和名声所动的决心,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
“尘中能具超尘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即使身处尘世,也能保持超越世俗杂念的心态,保持心灵的纯净与高洁。这不仅是对修行者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一种理想人格的向往——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保持自我,坚守信念,不被外界环境所左右。
最后,“岁久年深累渐轻”则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修行者内心的负担会逐渐减轻,精神的修为会日益深厚。这不仅是一种对修行过程的描述,也蕴含着对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真正的成长和解脱,往往伴随着时间的积累,需要耐心和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鼓励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远离世俗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入翰林述志
皇风被奕叶,师济协重熙。
妙选金闺彦,登兹白玉墀。
惭予蹇劣士,何幸沐恩私。
就将弥日月,摹范承师资。
雕虫既云拙,温饱匪所思。
独此葵藿心,耿耿誓不移。
念昔皇祖日,讲艺恒孜孜。
天颜瞻咫尺,密室奉畴咨。
衮德信多补,臣忠实在兹。
顾问久寂寞,簪笏徒委蛇。
四郊渐多故,启沃效者谁。
所愿回宸照,堂廉路不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