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寒 节 日 寄 乡 友 唐 /齐 己 岁 岁 逢 寒 食 ,寥 寥 古 寺 家 。踏 青 思 故 里 ,垂 白 看 杨 花 。原 野 稀 疏 雨 ,江 天 冷 澹 霞 。沧 浪 与 湘 水 ,归 恨 共 无 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垂白(chuí bái)的意思:指年老体衰,白发苍苍。
故里(gù lǐ)的意思:故里指的是一个人的故乡或祖籍。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江天(jiāng tiān)的意思:指江河的天空,形容江河的辽阔和壮丽。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冷澹(lěng dàn)的意思:形容心情冷淡、无动于衷,不露喜怒。
踏青(tà qīng)的意思:指春天时节出外游玩,尤其是在郊外或公园里散步、游玩。
无涯(wú yá)的意思:无边无际,没有尽头。
稀疏(xī shū)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间隔或分布不密集,稀少。也可指人群稀疏,人口稀少。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原野(yuán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原野,比喻没有限制和束缚的自由环境。
- 注释
- 岁岁:每年。
逢:遇到。
寒食: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禁火冷食。
寥寥:形容空旷、冷清。
古寺:古老的寺庙。
家:此处指居住的地方。
踏青:春季郊游,中国习俗,寒食、清明时节常有此活动。
思:思念。
故里:故乡,家乡。
垂白:指老年人,白发下垂。
杨花:柳絮,这里也指春天的花朵。
原野:广阔的野外。
稀疏雨:细雨稀少地落下。
江天:江面与天空。
冷澹霞:冷清而淡薄的晚霞。
沧浪:古代指水清澈的样子,这里代指河流。
湘水:湖南的湘江,此处泛指江河。
归恨:归乡不得的遗憾。
共无涯:共同没有尽头,形容愁绪无限。
- 翻译
- 年年都遇到寒食节,冷冷清清的古寺便是家。
踏青时想起远方的故乡,白发人静静观赏飘飞的杨花。
原野上细雨稀疏落下,江面与天空中冷淡的晚霞相映。
无尽的沧浪水与湘江,共同承载着回不去的无边愁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春天景象,诗人在古寺中度过了寒食节。"寥寥"形容古寺的宁静与空旷,而"踏青思故里"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怀念。"垂白看杨花"可能指的是柳絮随风飘落,犹如白发,让人不禁联想到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苍老。
"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澈霞"这两句描绘了一场春雨后的景色。春雨过后,晴空中残留的云霞显得格外清冷,这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既有着春天生机的预兆,也带有一丝寂寞。
最后两句"沧浪与湘水,归恨共无涯"则是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沧浪"和"湘水"都是古代的地名,常用来指代遥远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两处地名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家乡无法割舍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如同大河一般,无边无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个人的深切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赴调归忧时题壁
上林一株木,其大千百围。
栽培自上古,婆娑荫八维。
云何岁月老,颓衰复颓衰。
守者勿灌溉,伐者交剥椎。
木根既不固,枝叶何所依。
心骨又有蠹,皮肤何能为。
安得善场师,转回阳春熙。
变却久悴态,如彼正茂时。
坐令万虫蚁,稍托庇命丝。
嗟嗟难尔必,慨然动长悲。
送信甫之江东
僦屋吴城不厌贫,江东初奉荐书新。
壮年才略须名世,异国光阴肯滞人。
官舍草生三月晚,遗宫花落六朝春。
到时公事期程暇,应有新诗寄我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