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鸣天欲霜,东南飞欃枪。
官弁未接厉,荼毒偏稽山。
一朝变部兵,粒火腾高焰。
半月(bàn yuè)的意思:半个月亮,表示时间的一半。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河水(hé shuǐ)的意思:指大河的水流,借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和衷(hé zhōng)的意思:指众人心意相合,一致同心。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红巾(hóng jīn)的意思:红色的围巾,指代忠诚和勇敢的青年人。
稽山(jī shān)的意思:稽山指的是高山,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困难或障碍。
将士(jiàng shì)的意思:指军人,特指高级军官。
竟至(jìng zhì)的意思:到达意想不到的地步,达到极点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流血(liú xuè)的意思:指流出鲜血,形容战争、冲突等造成严重伤亡。
米粟(mǐ sù)的意思:指极少的财富或物资。
名将(míng jiàng)的意思:指在军事或者其他领域中具有卓越才能和出色表现的将领或人才。
片帆(piàn fān)的意思:指帆船在风力的推动下,向前行驶。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苕霅(tiáo zhá)的意思:指农田中杂草丛生,耕作困难。
朔北(shuò běi)的意思:指北方寒冷的地区。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天险(tiān xiǎn)的意思:指非常险恶的地方或情势,形容极其危险的局面。
铁岭(tiě lǐng)的意思:指坚固不动摇的防线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下车(xià chē)的意思:下车指从车辆上下来,也比喻摆脱某种困境或不良局面。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这首清代许传霈的《九月二十九日感事》描绘了一幅秋日战乱的图景。首句“乌鸣天欲霜”以乌鸦的叫声预示霜降将至,暗含战乱带来的阴霾。接下来,“东南飞欃枪”借神话中的凶星“欃枪”象征敌人的入侵,暗示局势紧张。
“红巾来何处,片帆渡富阳”描绘了敌军的突然出现,他们的旗帜如血,乘船而来,富阳成为战场前沿。“杀人铁岭关,流血河水殷”进一步渲染战争的残酷,铁岭关成为生死之地,河水因鲜血而染红。
诗人接着批评官府应对不力,“官弁未接厉,荼毒偏稽山”,指责官员未能及时组织抵抗,导致百姓在稽山遭受苦难。然而,太守的英勇被提及,“我闻太守贤,苕霅靖烽烟”,他以贤能平定烽烟,显示出抵抗的决心。
然而,即便有良将,战局仍逆转,“下车无半月,濠水凿城坚”描述太守上任不久,敌人已攻破城池。“米粟非不多,况乃乘天险”指出尽管物资充足,但敌军占据地利,形势严峻。
最后两句“一朝变部兵,粒火腾高焰”揭示了内部叛乱的发生,导致战火烧遍。诗人以“古来名将士,和衷石投水”表达对古代忠勇将领的怀念,对比现实中李广般的悲剧命运,“李广岂不伟,竟至朔北死”,感叹英雄也无法改变战败的结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的敬仰。
北山好丛薄,蔽路何萧椮。
梢云适天籁,积翠延幽禽。
山居人事间,闭户寒森森。
亦携白木镵,陟巘斸苓蔘。
苦无翁子斤,槎蘖横相侵。
岂知此山腹,有宝纷埋沈。
磊落璞如䃜,其社称黑金。
或疑娲皇余,兼补地轴深。
又疑司寒主,所藏恒固阴。
地近玄都玄,人似黔雷黔。
孱儿皆五丁,壑谷穷千寻。
作下骇行路,砰訇闻壮音。
讵如西凉夷,百条同赆琛。
取余用之遍,生灭无古今。
常嗤焦孝然,济人徒苦心。
更怜朱隐士,茧足疲高岑。
兹岩有烂柯,无客珍焦琴。
只防釜鬲虚,不见连旬霪。
空山愁煮木,惆怅此乔林。
《广灵北山》【清·汤贻汾】北山好丛薄,蔽路何萧椮。梢云适天籁,积翠延幽禽。山居人事间,闭户寒森森。亦携白木镵,陟巘斸苓蔘。苦无翁子斤,槎蘖横相侵。岂知此山腹,有宝纷埋沈。磊落璞如䃜,其社称黑金。或疑娲皇余,兼补地轴深。又疑司寒主,所藏恒固阴。地近玄都玄,人似黔雷黔。孱儿皆五丁,壑谷穷千寻。作下骇行路,砰訇闻壮音。讵如西凉夷,百条同赆琛。取余用之遍,生灭无古今。常嗤焦孝然,济人徒苦心。更怜朱隐士,茧足疲高岑。兹岩有烂柯,无客珍焦琴。只防釜鬲虚,不见连旬霪。空山愁煮木,惆怅此乔林。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9167c6e50702c8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