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七首·其三》
《偈七首·其三》全文
宋 / 释法演   形式: 偈颂

此个物,上拄天,下拄地。皖口作眼皖山作鼻。

太平退身三步,放你诸人出气

太平淈髿汉,事事尽经遍。

如是三十年,也有人赞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气(chū qì)的意思:发泄怒气或不满情绪

此个(cǐ gè)的意思:此个表示指代特定的人或事物,用来强调或突出某个对象。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退身(tuì shēn)的意思:指避开争斗或纷争,不参与其中。

皖山(wǎn shān)的意思:指皖水和江山,泛指安徽山川、风景。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赞叹(zàn tàn)的意思:对某事物或某人的优点、才能、成就等感到非常赞赏和惊叹。

诸人(zhū rén)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大家,所有人。

作眼(zuò yǎn)的意思:指故意用眼神示意或暗示。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比喻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宇宙的独特见解。"此个物,上拄天,下拄地",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存在,仿佛是连接天地的桥梁,暗示着某种超越性的存在或力量。

"皖口作眼,皖山作鼻",进一步将这种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通过具体的地理特征来象征,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其深远的寓意。"皖口"和"皖山"作为安徽的地理标志,被巧妙地比作眼睛和鼻子,形象地描绘了这个存在或力量的感知与定位能力。

"太平退身三步,放你诸人出气",这里的"太平"可能指的是某种稳定、和谐的状态,而"退身三步"则暗示了一种让步、包容的态度,鼓励人们自由呼吸、表达自我。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和谐共处、宽容理解社会关系的向往。

"太平淈髿汉,事事尽经遍","淈髿汉"在这里可能是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智者,"事事尽经遍"则表明这种智者经历了世间的一切,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这句诗强调了知识、经验对于理解世界的重要性。

"如是三十年,也有人赞叹",最后两句总结了这种存在或力量持续了三十年,期间不乏有人对其表示赞赏。这不仅是对时间长度的描述,也是对这种持久影响力的认可,暗示着它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关于存在、智慧、和谐与理解的主题,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作者介绍

释法演
朝代:宋

释法演(?~一一○四),俗姓邓,绵州巴西(今四川绵阳)人。年三十五出家。后住蕲州,乃临济宗五祖,南岳十四世,白云端禅师法嗣。徽宗崇宁三年卒,年八十馀。事见《补禅林僧宝传》,《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十首。
猜你喜欢

柳元穀以所得晋太康间冢中杯及瓦券来易余手

遥思冢中人,有杯不能饮。
孤此黄兔窑,伴千三百稔。
券镪四百万,买地作衾枕。
想当不死时,用物必弘甚。
尊垒罗宝玉,裹袜贱绣锦。
岂有纤纤指,捧此芃泥蕈。
存亡隔一丘,华寂迥千仞。
活鼠胜死王,斯言岂不审。
¤

(0)

兰亭次韵(相传萧翼窃《兰亭记》掀阅,百花

长堤高柳带平沙,无处春来不酒家。
野外光风偏拂马,市门残帖解开花。
新觞曲引诸溪水,旧寺岩垂几树茶。
回首永和如昨日,不堪怅望晚天霞。

(0)

赋得战袍红(时少保公得琐瞎刺制袍,命赋)

海罽染啼猩,征袍制始成。
春笼香共叠,夜帐火俱明。
自与鹑旗映,还宜蟒绣萦。
战归新月上,脱向侍儿擎。

(0)

沈参军(青霞)

参军青云士,直节凌邃古。
伏阙两上书,裸裳三弄鼓。
万乘急宵衣,当廷策强虏。
借剑师傅惊,骂座丞相怒。
遗帼辱帅臣,筹边著词赋。
截身东市头,名成死谁顾。

(0)

寄海盐杨寨官

海屿通村险,边城出敌遥。
旗灯秋雨塞,铃柝夜沟潮。
士饱争投石,农闲数舞箾。
毋令废收获,高陇有枯苗。

(0)

题宋周曾秋塘图(有序)

右宋周曾《秋塘图》一卷,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
前有皇姊图书印记,后有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自大学士赵世延、王约而下凡十六人。
时邓文原、袁伯长俱为直学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为监修国史,实至治三年也。
元运方隆,皇姊雅尚文学,一时名公巨儒,以文章翰墨宠遇,当世其盛,盖可想见。
元既革命,此卷遂出江左,吾友薛起宗得于其私沈祥氏。
一日,携以见示,且征题诗。
余虽不获援笔其间,而一十六人者犹及亲炙一二,袁、邓二老又皆先子之友,不可作矣。
把玩再四,敬题于后。
陂塘九月菰蒲老,菱叶无多荷叶少。
无数飞来白鹭明,一群游去青凫小。
寒云弄影忽成霞,雁带斜行下浅沙。
晚色不随流水去,秋光都在拒霜华。
当时内殿春风细,紫衣传教词臣醉。
鲍谢文章沈宋才,诗成曲尽秋塘意。
塘水秋来景渐疏,低烟斜日照平芜。
鸳鸯去尽芙蓉死,空向人间看画图。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