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淈髿汉,事事尽经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气(chū qì)的意思:发泄怒气或不满情绪
此个(cǐ gè)的意思:此个表示指代特定的人或事物,用来强调或突出某个对象。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退身(tuì shēn)的意思:指避开争斗或纷争,不参与其中。
皖山(wǎn shān)的意思:指皖水和江山,泛指安徽山川、风景。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赞叹(zàn tàn)的意思:对某事物或某人的优点、才能、成就等感到非常赞赏和惊叹。
诸人(zhū rén)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大家,所有人。
作眼(zuò yǎn)的意思:指故意用眼神示意或暗示。
-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比喻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宇宙的独特见解。"此个物,上拄天,下拄地",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存在,仿佛是连接天地的桥梁,暗示着某种超越性的存在或力量。
"皖口作眼,皖山作鼻",进一步将这种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通过具体的地理特征来象征,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其深远的寓意。"皖口"和"皖山"作为安徽的地理标志,被巧妙地比作眼睛和鼻子,形象地描绘了这个存在或力量的感知与定位能力。
"太平退身三步,放你诸人出气",这里的"太平"可能指的是某种稳定、和谐的状态,而"退身三步"则暗示了一种让步、包容的态度,鼓励人们自由呼吸、表达自我。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和谐共处、宽容理解社会关系的向往。
"太平淈髿汉,事事尽经遍","淈髿汉"在这里可能是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智者,"事事尽经遍"则表明这种智者经历了世间的一切,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这句诗强调了知识、经验对于理解世界的重要性。
"如是三十年,也有人赞叹",最后两句总结了这种存在或力量持续了三十年,期间不乏有人对其表示赞赏。这不仅是对时间长度的描述,也是对这种持久影响力的认可,暗示着它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关于存在、智慧、和谐与理解的主题,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元穀以所得晋太康间冢中杯及瓦券来易余手
遥思冢中人,有杯不能饮。
孤此黄兔窑,伴千三百稔。
券镪四百万,买地作衾枕。
想当不死时,用物必弘甚。
尊垒罗宝玉,裹袜贱绣锦。
岂有纤纤指,捧此芃泥蕈。
存亡隔一丘,华寂迥千仞。
活鼠胜死王,斯言岂不审。
¤
题宋周曾秋塘图(有序)
右宋周曾《秋塘图》一卷,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
前有皇姊图书印记,后有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自大学士赵世延、王约而下凡十六人。
时邓文原、袁伯长俱为直学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为监修国史,实至治三年也。
元运方隆,皇姊雅尚文学,一时名公巨儒,以文章翰墨宠遇,当世其盛,盖可想见。
元既革命,此卷遂出江左,吾友薛起宗得于其私沈祥氏。
一日,携以见示,且征题诗。
余虽不获援笔其间,而一十六人者犹及亲炙一二,袁、邓二老又皆先子之友,不可作矣。
把玩再四,敬题于后。
陂塘九月菰蒲老,菱叶无多荷叶少。
无数飞来白鹭明,一群游去青凫小。
寒云弄影忽成霞,雁带斜行下浅沙。
晚色不随流水去,秋光都在拒霜华。
当时内殿春风细,紫衣传教词臣醉。
鲍谢文章沈宋才,诗成曲尽秋塘意。
塘水秋来景渐疏,低烟斜日照平芜。
鸳鸯去尽芙蓉死,空向人间看画图。
《题宋周曾秋塘图(有序)》【明·杨基】右宋周曾《秋塘图》一卷,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前有皇姊图书印记,后有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自大学士赵世延、王约而下凡十六人。时邓文原、袁伯长俱为直学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为监修国史,实至治三年也。元运方隆,皇姊雅尚文学,一时名公巨儒,以文章翰墨宠遇,当世其盛,盖可想见。元既革命,此卷遂出江左,吾友薛起宗得于其私沈祥氏。一日,携以见示,且征题诗。余虽不获援笔其间,而一十六人者犹及亲炙一二,袁、邓二老又皆先子之友,不可作矣。把玩再四,敬题于后。陂塘九月菰蒲老,菱叶无多荷叶少。无数飞来白鹭明,一群游去青凫小。寒云弄影忽成霞,雁带斜行下浅沙。晚色不随流水去,秋光都在拒霜华。当时内殿春风细,紫衣传教词臣醉。鲍谢文章沈宋才,诗成曲尽秋塘意。塘水秋来景渐疏,低烟斜日照平芜。鸳鸯去尽芙蓉死,空向人间看画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0967c6997a42040473.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