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江一棹》
《秋江一棹》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万里长江一镜平,空林落叶秋声

孤舟不畏归来晚,已见沙头候火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候火(hòu huǒ)的意思:等待火候完备或者合适的时机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里长(lǐ cháng)的意思:指村庄或社区中的负责人,也可泛指地方官员。

林落(lín luò)的意思:树木稀疏,形成的林子很稀疏。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沙头(shā tóu)的意思:沙地的起伏。

一镜(yī jìng)的意思:指一瞥、一眼、一瞬间的时间。

鉴赏

这首《秋江一棹》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长江之上行舟的宁静画面。

首句“万里长江一镜平”,以“万里”形容长江之长,“一镜平”则描绘出长江水面如镜般的平静,展现出一种辽阔而宁静的景象。这一句通过视觉和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的自然空间之中。

次句“空林落叶战秋声”,转而描写岸边的景象。秋天的树林在风中摇曳,落叶纷飞,与远处长江的平静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秋日特有的萧瑟氛围。“战秋声”一词生动地表现了风吹过树叶时发出的声响,仿佛是自然界的一场无声的战斗。

第三句“孤舟不畏归来晚”,点出了行舟的主题。尽管天色已晚,但孤舟依然勇敢地航行在长江之上,不惧归途的漫长与艰难。这不仅展现了行舟者的坚韧与决心,也暗示了他们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最后一句“已见沙头候火明”,描绘了行舟即将靠岸的情景。在沙洲的尽头,一缕灯火已经亮起,预示着安全与温暖的归宿即将到来。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温馨感,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思考着行舟者与灯火之间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秋江一棹》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长江的壮美与宁静,以及行舟者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与希望,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龙州十首·其二

山蕉木柰野葡萄,佛指香圆人面桃。

更有波罗甜似蜜,冰盘初荐尺馀高。

(0)

过吴淞江

霜林纤月堕疏烟,有客同舟思欲仙。

何处吴歌闻《白苎》,满江秋色坐青天。

(0)

简熊松云

西冈无奈景纯何,陶写新诗日渐多。

宜似兰苕飞翡翠,每嗟荆棘长铜驼。

日曛山崦收黄雾,秋入江风动白波。

复忆松云老文学,醉乘箫凤肯相过。

(0)

揭天谣九首·其五

呼天走马指千里,刺龙血溅秋杯水。

直欲三浇壮士衣,莫教空瘗苔花紫。

白烟戛城滴铅粉,鬼灯翳墙星隐隐。

斜飞败草湿露光,玉门一滴牵秋肠。

商灵参差拾枯骨,晚岁沙头葬明月。

胡姬烂醉黄金钱,簌簌青霜剪归发。

(0)

过扬州二首·其二

垂杨白白折残枝,春尽琼花作雪飞。

少日狂游今是梦,竹西歌吹旧台池。

(0)

述怀·其一

蚤年蔑知识,负志颇傲岸。

每鄙子张辟,常嫌仲由谚。

浩气逸虹蜺,高情薄霄汉。

悬河吐狂谈,振绮洒芳翰。

辞胎珠晶荧,出璞玉璀璨。

群英见推奖,前辈辱称赞。

问齿方在童,有发犹未冠。

展转时物非,蹉跎岁华换。

风霜忽凄厉,雨雪亦零乱。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