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其八》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其八》全文
明 / 霍与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少负豪雄气,先贤谓易过。

贾涕嗟太甚,廉饭恨空多。

通塞谁知命功名老作魔。

祇今凭法水,一洒永清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法水(fǎ shuǐ)的意思:法水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象征,比喻佛法的教诲能够洗涤人的心灵,使人得到净化和升华。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

豪雄(háo xióng)的意思:指豪勇英武的人,也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清和(qīng hé)的意思:清净和谐,没有纷争。

太甚(tài shèn)的意思:过分、过度、过分冲突或过度扩大化的意思。

先贤(xiān xián)的意思:指已故的有德行、有贡献的前辈人物。

知命(zhī mìng)的意思:接受自己的命运,不抱怨或反抗。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慨。首联“少负豪雄气,先贤谓易过”描绘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似乎一切都能轻易跨越,流露出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然而,颔联“贾涕嗟太甚,廉饭恨空多”则转折,通过“贾涕”(贾谊的典故,比喻忧国忧民的泪水)和“廉饭”(廉颇的典故,比喻生活贫困),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似乎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

颈联“通塞谁知命,功名老作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矛盾感。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难以预测,仿佛命运在捉弄人,而追求功名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功名利禄的复杂情感。

尾联“祇今凭法水,一洒永清和”则展现了诗人寻求心灵解脱的愿望。在经历了世事的沧桑之后,诗人或许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希望通过佛法的洗涤,达到心灵的清净和谐。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烦恼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面对人生起伏时的复杂情感和对精神境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霍与瑕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猜你喜欢

馈岁次东坡韵寄思禹兄

我来客湘江,独泛无人佐。

封疆接南越,都会列百货。

方嗟岁除矣,仍喜此月大。

思归姑置之,且枕曲肱卧。

馈问亦未能,起看灯照座。

念贫米无舂,笑富粉转磨。

二者分劣优,等是一年过。

唯有东坡翁,作诗今续和。

(0)

次韵圣任病中作

君诗素雄放,出语秀不俗。

更读病中吟,清婉犹可录。

自愧鲁钝者,文字每见辱。

有取定乡闾,馀事亦何足。

夫子饱书史,屡晒便便腹。

蓄深故发远,诗成惊众目。

我诗虽不少,俗马空多肉。

赖遇秃毛发,苟仕安得禄。

所至有青山,是处堪藏育。

行当拂衣去,此志吾已卜。

君须更勉旃,当以谦自牧。

功成还故乡,竹杖巾一幅。

永从林下游,此诗无厌读。

(0)

张嘉父生日

灵光不自藏,今日诞忠良。

挥麈云腾涌,峨冠鹤瘦长。

强明心似月,勤干鬓成霜。

赤县鸣琴宓,清朝揽辔滂。

权衡公调选,陵阜富糇粮。

除恶虽云切,忧民只恐伤。

行看星使动,已觉省兰香。

寿考何须祝,传家辟谷方。

(0)

南迁

去去宽乡托此踪,闹中无地顿衰翁。

未诛绮语犹轻典,更赐罗浮有底功。

虾菜贱时皆丙穴,茅柴美处即郫筒。

著鞭要及春前到,趁赋梅花庾岭东。

(0)

示小师思悟

维摩不默不良久,打破玄关没窠臼。

堪嗟几个杜波斯,问著痴痴不问口。

(0)

登州黄县卢山延真观纪异

芝阴旧是神仙宅,驾鹤泠风著前籍。

青冥倒影不可寻,閒有遗灵表奇迹。

往时瑞草出西楹,蟠茎引蔓缘屋壁。

蓊郁青葱净点尘,覆被仙容周幄帟。

通人备考神农经,无说无名终不识。

传之于今三十年,目睹耳聆犹历历。

迩来复见古砌下,冰结池面坚铁石。

中有锁细百千状,贯玉联珠相倚植。

炉形塔影最明察,俨如天匠穷彫刻。

堵观魄动骇且疑,试为求端一推覈。

有道致祥闻自古,谅由叶气潜薰炙。

川珍岳贡惟恐后,器车丹甑何由惜。

舜廊渊默正垂衣,鸿塞清夷方偃伯。

宜哉殊像发重□,□应兴龙靡差忒。

至圣谦冲美不居,瑞合图书禁笺册。

草茅爵跃赋巴□,窃与尧民喧壤击。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