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松树和竹子的声响回荡在千座山崖间,为什么炽热的暑气吹不散这清凉呢?
它们自然地驾着竹筏向北方驶去,虽然南风并未因此而不从南方吹来。
- 注释
- 松鸣:松树发出的声音。
竹啸:竹子的呼啸声。
炎蒸:酷热的暑气。
笋舆:竹制的小车,比喻竹筏。
趋北去:向北方行驶。
薰风:温暖的南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夏日炎热中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松、竹和风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松鸣竹啸响千崖”一句,用了拟声词“鸣”、“啸”,形象地渲染出夏日中松竹间风吹过时的呼啸声响,给人以清凉之感。这里的“千崖”,意味着山崖众多,声音在这些自然的回音壁间回荡,增添了一份壮丽和辽阔。
“为底炎蒸吹不开”则写出了夏日的酷热,即使是风也被热气所笼罩,似乎无法有效地带来凉意。这两句结合起来,既表现了自然界在炎热中的生动画面,也反映出诗人对清凉的渴望。
“自是笋舆趋北去”一句中,“笋舆”指的是竹笋或竹筏,用来比喻自己。这里诗人借物寓意,表达了自己向往冷静清新的心境,不愿沉溺于热闹之中。
最后,“薰风不是不南来”这句,则是在说虽然炎热的南风依然存在,但它带来的并非是诗人所期望的凉爽。这里“薰风”指的是热风,即使是来自南方,通常应当带来湿润和温暖的风,也变得令人烦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酷热之中对于清凉的向往,以及内心对于热与冷、动与静的微妙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湖二咏其一观捕鱼
西湖不放长竿入,群鱼空作淘河食。
渔人攘臂下前汀,荡漾清波浮两腋。
藕梢菱蔓不容网,箔作长围徒手得。
逡巡小舟十斛重,踊跃长鱼一夫力。
柳条穿颊洗黄金,鱠缕堆盘雪花积。
烧薤香橙巧相与,白饭青蔬甘莫逆。
食罢相携堤上步,将散重煎叶家白。
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
戏作家酿二首
方暑储曲糵,及秋舂秫稻。
甘泉汲桐柏,火候问邻媪。
唧唧鸣瓮盎,暾暾化梨枣。
一拨欣已熟,急搊嫌不早。
病色变渥丹,羸躯惊醉倒。
子云多交游,好事时相造。
嗣宗尚出仕,兵厨可常到。
嗟我老杜门,奈此平生好。
未出禁酒国,耻为瓮间盗。
一醉汁滓空,入腹谁复告。
游太山四首其四岳下
东来亦何求,聊欲观海岱。
海西尚千里,将行勇还退。
岱阴即齐疆,南往曾历块。
春深草木长,山暖冰雪溃。
中巷无居人,南亩释耕耒。
车徒八方至,尘坌百里内。
牛马汗淋漓,绮纨声綷縩。
喧阗六师合,汹涌众流汇。
无复问谁何,但自舍耽爱。
龙鸾画车服,贝玉饰冠佩。
骅骝蹴腾骞,幡旆飞晻暧。
腥膻及鱼鳖,琐细或蒲菜。
游堕愧无齎,技巧穷殊态。
纵观{左目右鄂去阝}未已,精意殚一酹。
出门青山屯,绕廊遗迹昧。
登封尚坛壝,古观写旗队。
戈矛认毫末,舒卷分向背。
雍容太平业,磊落丰碑在。
往事半蓬蒿,遗氓但悲慨。
回瞻最高峰,远谢徂徕对。
欲将有限力,一放目所迨。
天门四十里,预恐双足废。
三宿遂徘徊,归来欲谁怼。
前年道轘辕,直上嵩岭背。
中休强饮食,莫宿时盥頮。
稍知天宇宽,不觉人寰秽。
岁时未云久,筋骸老难再。
山林无不容,疲薾坐自碍。
自知俗缘深,毕老守闤闠。
何当御清风,不用车马载。
《游太山四首其四岳下》【宋·苏辙】东来亦何求,聊欲观海岱。海西尚千里,将行勇还退。岱阴即齐疆,南往曾历块。春深草木长,山暖冰雪溃。中巷无居人,南亩释耕耒。车徒八方至,尘坌百里内。牛马汗淋漓,绮纨声綷縩。喧阗六师合,汹涌众流汇。无复问谁何,但自舍耽爱。龙鸾画车服,贝玉饰冠佩。骅骝蹴腾骞,幡旆飞晻暧。腥膻及鱼鳖,琐细或蒲菜。游堕愧无齎,技巧穷殊态。纵观{左目右鄂去阝}未已,精意殚一酹。出门青山屯,绕廊遗迹昧。登封尚坛壝,古观写旗队。戈矛认毫末,舒卷分向背。雍容太平业,磊落丰碑在。往事半蓬蒿,遗氓但悲慨。回瞻最高峰,远谢徂徕对。欲将有限力,一放目所迨。天门四十里,预恐双足废。三宿遂徘徊,归来欲谁怼。前年道轘辕,直上嵩岭背。中休强饮食,莫宿时盥頮。稍知天宇宽,不觉人寰秽。岁时未云久,筋骸老难再。山林无不容,疲薾坐自碍。自知俗缘深,毕老守闤闠。何当御清风,不用车马载。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0267c690636c020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