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忆远师室,留人一榻深。
阁俯春城丽,轩留晚岫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的《寄鸡鸣寺真上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远方高僧的深切思念与向往之情。
首联“怅忆远师室,留人一榻深。”开篇即表达了对远方高僧的怀念,仿佛在心中保留了一处深邃的榻位,等待着高僧的归来。这里运用了“怅”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期待。
颔联“云霞淹佛日,花鸟散禅林。”进一步渲染了对高僧所在环境的想象。云霞遮掩了佛日,花鸟在禅林中自由散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充满禅意的氛围。这里的“淹”字生动地描绘了云霞覆盖的景象,“散”字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颈联“阁俯春城丽,轩留晚岫阴。”转而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景色。阁楼俯瞰着美丽如画的春城,轩窗前则是傍晚山峦的阴影。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诗人所在环境的静谧与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尾联“烦君招白社,于此谢冠簪。”表达了诗人希望高僧能邀请他加入白社(古代文人雅集的组织),在这里远离世俗的束缚,过上隐逸的生活。这一愿望蕴含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僧生活状态的羡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高僧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某种逃避与渴望回归内心宁静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