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我不停轨,嗔公但忆归。
别去目易极,诗来寒益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陈择之匆匆离去的感慨和对友人归乡之情的理解。诗中提到陈择之在赴任途中不停留,一心只想回归,暗示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诗人也表达了百姓对陈择之的期待,希望他能像黄河内那样给予帮助,而士人则失去了依靠,流露出对友人地位的羡慕。
"过我不停轨,嗔公但忆归",这两句描绘了陈择之的决绝与专注,仿佛他的车轮不停歇,只因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民思河内借,士失荆州依",运用比喻,说百姓期待他如河内之水般给予援助,而士人们则失去了像荆州那样的依托。
"别去目易极,诗来寒益衣",写诗人目送友人远去,心中凄凉,然而友人的诗信却如同寒夜中的温暖,更添了几分离别的愁绪。最后两句"今时未为贵,岁晚望荆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仕途的看法,认为即使现在地位不高,但晚年归隐的愿望更为珍贵,表达了对友人淡泊名利的赞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价值的不同理解。
中兴天子尤崇儒,众贤汇进如联珠。
邹枚待诏萃金马,皋夔接武相俞都。
策士初期异人出,不尚虚文与声律。
况当盛世多贾生,晁错岂容为第一。
自惭俗学非名家,遗经独抱居东嘉。
齑盐太学浪十载,岂有文许时人夸。
刍言旅奏宸庭策,狂妄误蒙明主择。
生天偶在千佛先,材劣名浮有馀责。
颍川丈人诗绝奇,长篇勉我毋趋时。
欲报君恩答知己,胸中耿耿何当施。
路入剡山腰,风生玉川腋。
孤亭物外高,双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几春,赏音端怕逢诗人。
自从妙语发丘壑,遂使绝境多蹄轮。
我来首访维摩诘,问讯双溪自何出。
发源应与婺溪同,赋物惭无沈郎笔。
凭栏欲洗名利尘,入眼翻惊客恨新。
山城重重水如带,可能挽住思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