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杂咏二十首·其十八》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独特的幽静与自然之美。首句“无如此地足幽栖”,直接表达了对所在之地的喜爱与向往,这里的“幽栖”不仅指居住在幽静之处,更蕴含了心灵的归宿之意。接下来,“满眼苍青我亦迷”,通过视觉的描绘,将山林的苍翠之色渲染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沉浸于这自然美景中的迷醉状态。
“何处老猿来觅得,又扶筇竹过桥西。”这两句则通过动物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老猿的出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而“扶筇竹过桥西”的细节,则巧妙地展示了人在自然中的和谐共处,筇竹作为登山的辅助工具,既体现了生活的实用,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和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大自然深沉的热爱与敬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蒲蓆歌
君不见象床金缕黄龙须,翠帏茸毯红氍毹。
凝香燕寝环琼姝,美物作恶常须臾。
能令王孙泣路隅,富贵不到山中臞。
霜空雁落寒陵肤,西溪女郎织春蒲。
作蓆眼肯涵清腴。
发僧方丈供横铺。
苍烟翠雾不可摹,摩挲温厚便鹤躯。
高眠齁齁忘朝晡,远梦飒飒生江湖。
楮衾竹榻蒲为徒,观美不足安有余。
更生九节寿老夫,百年与尔同卷舒,清风傲兀超几蘧。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