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树分阴》
《荆树分阴》全文
明 / 吴宣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荆花竟谁授,解复人心初。

如何七尺躯,翻令百行疏。

气聚天始完,流深海不墟。

于兹竟莫悟,泣下收吾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行(bǎi xíng)的意思:指各行各业,所有的职业。

荆花(jīng huā)的意思:指坚强勇敢的人或事物。

七尺(qī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深海(shēn hǎi)的意思:比喻深不可测、困难重重的境地或局面。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七尺躯(qī chǐ qū)的意思:指身材高大威武的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荆树分阴》,是明代诗人吴宣所作。诗中以荆树为喻,探讨了人生与道德的深刻主题。

“荆花竟谁授,解复人心初。” 开篇即以荆花设问,引出对人心本性的思考。荆花在诗中象征着自然与纯净,暗示着人之初性善。然而,“解复人心初”则提出疑问,人心是否能保持最初的纯净,还是会被外界影响而变得复杂。

“如何七尺躯,翻令百行疏。”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人的身体(七尺躯)与行为(百行)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人们行为与内心道德标准之间差距的感慨。七尺躯代表了人的物质存在,而百行则是指人的行为表现。诗人质疑为何人的身体健全,却使得道德行为变得稀疏,暗示了社会环境和个体选择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气聚天始完,流深海不墟。”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道德修养与宇宙自然的关系。气聚意味着凝聚力量,天始完则暗示着道德修养的完善如同天空之完整。流深海不墟则比喻道德如深海般深厚,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消失。这两句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它如同自然法则一样,是永恒不变的。

“于兹竟莫悟,泣下收吾书。”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未能完全领悟的感慨,以及在反思之后的泪水。诗人通过书写来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情感,同时也暗示了对人生智慧的追求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荆树、荆花等自然意象,以及对人心、道德、宇宙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感悟。诗中蕴含了对人性、道德、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吴宣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又捧新诗见褒陋止睹五章之绮丽如九奏之凄清其末章末句云谁比天人福皆从积善招天人之比固不敢当积善之徵其来有自味嘉言之若是省薄德以何胜仰谢良知谨次来韵以老去心何用为首希垂采览·其三

老去心何用,虚窗夏景凉。

麦光铺作簟,雪粉煮为浆。

竹径时教扫,蔬畦不使荒。

子孙何所遗,经史在南堂。

(0)

春日同伯氏游问政山门意似表弟旧题用其韵先是尝持书招之篇末并以见意

晴妍入遐瞻,佳处在林樾。

归云纷卷舒,列岫互明灭。

偶从青都行,遂与凡境绝。

舆肩俯清阴,屣齿破苔滑。

坡陀度崇冈,窈窕閟真阙。

烬馀见颓基,纸上得遗碣。

红白抹花脸,嘲哳掉禽舌。

伤残起孤愤,感物动深悦。

稍罗肴核丰,共吊泉石咽。

云冠俨臧护,霓骑想飞越。

灵踪尚储休,爽气亦时发。

散花步危坛,引蔓探幽穴。

胎田倘可丹,石髓未成铁。

却思棠棣篇,已换桃李节。

雁书当解封,鹿驾定回辙。

兹游约重寻,晚笋政堪撷。

(0)

客诵故人刘立道梅花诗有怀用其韵以寄之

桑柘如钱柳如雪,南村北村欲蚕月。

老翁饭饱摩腹行,白鸥自随闲唤铁。

扳花正恨颜色乾,哦公七言毛骨寒。

惜花不似爱诗苦,即遣愁海回狂澜。

公今为郎尚黑发,仕路不应嗟歇灭。

江头官闲来雁多,莫使故人书断绝。

春风步马芳兰皋,思如哀鸿独求曹。

几时怀抱相对尽,桂浆酌斗供诗豪。

(0)

和似表弟次吴江

路入吴江眼倍明,长谼雨立万□□。

仙翁曾下辽天鹤,诗老犹传跨海鲸。

夜榜风蒲嗟去国,秋山云履趁寻盟。

凭谁剪取半江水,要听寒潮枕底鸣。

(0)

石菖蒲

石根九节细相萦,叶比龟毛照眼青。

丘壑生涯虽傲世,引年终是笑豨苓。

(0)

东峰亭

芒鞋着层丘,甘若卧华屋。

了然非梦觉,似是前境熟。

行行上青冥,下视八荒促。

回溪绾文练,叠障环群玉。

厨烟起城隅,远借晴林绿。

恍疑坐虚堂,淡墨写缣幅。

缅怀季与刘,静躁等臧谷。

身名千载后,岩影空遗躅。

霜林木叶下,悲籁喧寒谷。

我如凌风翰,不受世网束。

蒲团白毡帐,清夜倘可卜。

更随孤月来,一洗昏衢目。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