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笔台》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掷笔台边的空寂与历史的沧桑感。首句“空山老却涅槃师”以“空山”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暗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其中“涅槃师”可能象征着曾经在此留下深刻影响的人物,如今已成历史,只余下空山静默。次句“掷笔台前旦过稀”则进一步点明地点,掷笔台前人迹罕至,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过往辉煌的不再,用“旦过稀”三字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变化。
后两句“雉子岂知身后事,至今犹傍法堂飞”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雉子(一种鸟类)与掷笔台的历史人物进行对比,雉子不知自己死后的事情,却依然在法堂附近飞翔,以此来比喻那些曾经辉煌的人物或事件,即便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人遗忘,但其影响或痕迹仍然存在于世间,如同雉子在法堂旁自由飞翔,不因时间而消失。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对历史变迁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刘同卿九里松熙游园
胜槩未教容易见,必须委曲一登跻。
到天不觉乘槎远,出洞方知采药迷。
柳舞莺啼春雨过,花香人醉夕阳低。
规模尽可垂千古,却恐无诗为品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