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梅》
《梦梅》全文
明 / 谢士元   形式: 七言绝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窗(bì chuāng)的意思:指窗户上的玻璃或窗格透出的碧绿色光彩。

别梦(bié mèng)的意思:指不要做白日梦或幻想,要实事求是。

勾引(gōu yǐn)的意思:勾引指的是用言语、行动或其他手段引诱、诱惑他人。

凉月(liáng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因为秋天的月亮较为清冷,所以称之为凉月。

茅庐(má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羌管(qiāng guǎn)的意思:指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缺乏统一协调的局面。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一天(yì tiān)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极小的数量。

吟魂(yín hún)的意思:吟咏歌颂英灵的魂魄。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鉴赏

这首《梦梅》由明代诗人谢士元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梦中寻梅的意境,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句“西风昨夜到茅庐”,以“西风”点明季节为秋,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到茅庐”则暗示了诗人的居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环境。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引入了诗的主题——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次句“勾引吟魂会老逋”,“吟魂”指的是诗人的灵魂或灵感,“老逋”则是指梅树,这里借用了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将梅树比作老友,表达了诗人对梅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体现了他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第三句“羌管数声惊别梦”,“羌管”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这一句通过“数声”羌管的响起,打破了诗人的梦境,暗示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同时也增添了诗的哀愁氛围。这里的“别梦”既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可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最后一句“一天凉月碧窗虚”,“凉月”描绘了秋夜的清凉与宁静,“碧窗”则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一句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静谧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整个画面给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得以净化的感觉。

综上所述,《梦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诗人梦中寻梅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梦境之间关系的思考。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谢士元
朝代:明

(1425—1494)福建长乐人,字仲仁,号约庵,晚更号拙庵。景泰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擢建昌知府。莅事明敏,民有持伪券讼田宅者,士元察其券为今式,而所讼乃二十年事,立知其伪。弘治初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坐事下狱。事白,遂致仕。有《咏古诗集》。
猜你喜欢

答刘原父舍人见过後中夜酒定复追昨日所览杂

君子忽我顾,贫家复何有。
虚堂来清风,佳果荐浊酒。
简编记遗逸,论议相可否。
欲知所书人,其骨多已朽。
前者既已然,後来宁得久。
所以昔人云,杯行莫停手。

(0)

得滕岳阳书大夸湖山之美郡署怀物甚野其意有

峭巘孤城倚,平湖远浪来。
万寻迷岛屿,百仞起楼台。
太守凭轩处,群宾奉笏陪。
清霜荐丹橘,积雨过黄梅。
逸思歌湘曲,遒文继楚材。
鱼贪河岫乐,云忘帝乡回。
遥信双鸿下,新缄尺素裁。
因闻夸野景,自笑拥边埃。
龙漠方多孽,旄头久示灾。
旌旗时映日,鼙鼓或惊雷。
有志皆尝胆,何人可凿坏。
儒生半投笔,牧竖亦输财。
沮泽辞犹慢,蒲萄馆未开。
支离莫攘臂,天子正求才。

(0)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六夫人合五首

梅黄初过雨,麦实已登秋。
避暑多佳赏,皇欢奉豫游。

(0)

和陆子履再游城西李园

京师花木类多奇,常恨春归人不归。
车马喧喧走尘土,园林处处锁芳菲。
残红已落香犹在,羇客多伤涕自挥。
我亦悠然无事者,约君联骑访郊圻。

(0)

和人三桥

笳鼓下层台,旌旗转长屿。
桥响骛归轩,溪明望行炬。
北临白云涧,南望清风阁。
出树见人行,隔溪闻鱼跃。
断虹跨曲岸,倒影涵清波。
为爱斜阳好,回舟特特过。

(0)

和应之同年兄秋日雨中登凎爱寺阁寄梅圣俞

经年都洛与君交,共许诗中思最豪。
旧社更谁能拥鼻,新秋有客独登客。
径兰欲谢悲零露,篱菊空开乏冻醪。
纵使河阳花满县,亦应留滞感潘毛。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