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林即事·其一》
《桂林即事·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每测南方候,时惊北客心

一冬无雁过,三月蛩吟

槐暑常临午,梅霖不待壬。

近来节适不怕瘴烟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怕(bù pà)的意思:不害怕,不畏惧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蛩吟(qióng yín)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悲哀的吟唱声。

节适(jié shì)的意思:指适度、恰当的节制和调整。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梅霖(méi lín)的意思:梅霖指的是春天梅花盛开时的雨水。它比喻良好的天气和丰收的希望。

南方(nán fāng)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翻译
每当南国气候变换,总会让北方来的客人感到惊讶。
整个冬天没有大雁飞过,到了三月只有蟋蟀的叫声。
夏天的槐树下常常热到中午,梅雨季节也不必等到阴历壬日才来临。
最近我已适应这里的时节变化,不再害怕热带疾病的瘴气侵袭。
注释
候:气候、时节。
北客:北方来的客人。
雁:大雁,一种候鸟。
蛩吟:蟋蟀的鸣叫。
槐暑:槐树下的夏日炎热。
梅霖:梅雨。
壬:天干之一,这里指阴历中的壬日。
节适:适应时节。
瘴烟:热带地区特有的湿热蒸腾形成的有毒雾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桂林自然景观的亲切感受和细腻观察。每当南风吹拂,诗人便能感受到那种在异乡的孤独与怀念之情。此情此境,不仅触动了北方游子的心弦,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带来的无常。

"一冬无雁过,三月有蛩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静谧与和谐之美。没有雪鹅飞过,反映了南方温暖的气候特征,而蛩鸣则是春天到来的自然信号。

"槐暑常临午,梅霖不待壬"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了夏日阳光强烈的情景,以及梅雨来临前的预兆。诗人捕捉到了大自然中的微妙变化,并以此表达了对时节流转的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近来知节适,不怕瘴烟侵",透露出诗人在桂林生活中逐渐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节气,对于南方特有的瘴气也从容不迫。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更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在与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林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厚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从役

鹤骨昂藏七尺身,年来趋逐困红尘。

顺时语笑皆非我,在已形骸转属人。

贫窭每遭同辈侮,迂疏常畏宰官嗔。

独能枕上番番梦,尚与沧波白鸟亲。

(0)

寄余彦行

客边无处寄相思,交谊如君更有谁。

岂独芝兰沾我辈,久将诗礼及吾儿。

斋前曲径稠桑合,门外横桥细柳垂。

乡梦觉来犹历历,不知何日是归期。

(0)

月夜过瞿塘

瞿塘滟滪足风波,一叶官航抵暮过。

峡尽顿看江路阔,山开尤喜月明多。

图分八阵石犹在,柱锁重关铁未磨。

惆怅英雄俱已矣,令人千古独悲歌。

(0)

送倪知县克明服阕赴京

解绶归来庐墓侧,俄然三载废鸣琴。

哀情那尽思亲泪,壮志难忘报国心。

马识京尘嘶晚道,人经官驿听秋砧。

恩荣不日除书下,好为林泉早寄音。

(0)

初度

此日逢初度,长年客帝乡。

两京叨扈从,四海共安康。

振佩趋青琐,濡毫向玉堂。

不须称寿者,歌此进瑶觞。

(0)

挽吴母

令子居郎署,慈亲白发垂。

每闻期就养,谁料遽成悲。

太史书阡表,名卿集挽辞。

独怜斜日里,无复倚门时。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