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承尘(chéng chén)的意思:接受尘土,表示承受苦难或屈辱。
端阳(duān yáng)的意思:端阳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别称,也称为重阳节。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和祭祀祖先的节日。
含春(hán chūn)的意思:含有春天的气息,形容某物充满生机和希望。
皇姑(huáng gū)的意思:指皇帝的姑姑,比喻权势大而威严的女性。
锦云(jǐn yún)的意思:指彩云、美丽的云朵,比喻美好的景色或形势。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门道(mén dɑo)的意思:门道指的是某种事物的奥秘、诀窍或技巧,也可以表示某个领域的专门知识或方法。
亲臣(qīn chén)的意思:指君主与亲信的臣子之间关系密切,忠诚无二。
散马(sàn mǎ)的意思:指马匹散乱奔跑的样子,形容人群混乱、杂乱无序。
侍燕(shì yàn)的意思:指侍候、伺候客人。
手题(shǒu tí)的意思:手写的题目或手抄的文章。
西门(xī mén)的意思:指有权有势的人,也指有背景、关系广的人。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御手(yù shǒu)的意思:控制、操纵别人的手,指使别人做事。
转午(zhuǎn wǔ)的意思:指时间从上午过渡到下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皇宫内的一场宴饮活动,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庄重。首句“己巳群儒映壁奎”以时间为背景,暗示了特定的历史时刻,群儒映壁奎,可能指的是文人雅士聚集,映照在墙壁上的奎星图象,象征着文采和学问的汇聚。
“端阳侍燕宝慈西”点明了地点,即在端午节这一天,诗人侍奉于宝慈殿西侧,参与了皇家的宴饮活动。接下来的“线分学士亲臣送”,描述了学士和亲臣们亲自送来的礼物或作品,体现了对皇室的尊崇与敬意。
“诗赐皇姑御手题”则进一步展示了皇家的慷慨与恩典,皇帝亲自为皇姑题写诗歌,不仅彰显了皇权的威严,也体现了亲情的温馨。接着的“注酒含春瑶露重”,描绘了宴会中酒香四溢、春意盎然的场景,瑶露重则可能是指酒液醇厚,寓意着宴会的高雅与奢华。
“承尘转午锦云低”中的“承尘”指的是宫殿内部的天花板装饰,此处形容其在正午时分如同锦绣般的云朵般低垂,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神秘的氛围。最后,“日斜共出西门道,既醉犹能散马蹄”则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景象,宾客们在夕阳下一同走出西门,即使已经醉酒,仍能保持优雅的姿态,显示出宴会的尽兴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代宫廷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既有皇家的尊贵与奢华,也不乏文人墨客的风雅与温情,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