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三石屏·其三》
《题三石屏·其三》全文
宋 / 舒邦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月姊携炉出广寒,镕银为水又为山

夜来归去忘收却,陷入浯溪石壁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广寒(guǎng hán)的意思:形容广阔的天空、明亮的月光。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来归(lái guī)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为山(wéi shān)的意思:指为了保护山脉而进行的努力和奋斗。

浯溪(wú xī)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

溪石(xī shí)的意思:溪石是指溪流中的石头,比喻人品质高尚,坚定不移,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陷入(xiàn rù)的意思:陷入指人或物由外部原因而陷入某种困境、境地或状态。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月姊(yuè zǐ)的意思:指月亮,也可以指月光。

浯溪石(wú xī shí)的意思:指坚硬、不可动摇的品质或态度。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舒邦佐的《题三石屏(其三)》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月光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之美。

首句“月姊携炉出广寒”,巧妙地将月亮拟人化,赋予其“月姊”的形象,同时“广寒”二字则暗示了月宫的神秘与清冷,画面中一位美丽的仙女手持香炉,从月宫中走出,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镕银为水又为山”,进一步展开想象,将月光比作熔化的白银,既可流淌成水,又能凝固成山。这种比喻不仅展现了月光的变幻莫测,也寓意着自然界的无穷变化与美丽。

“夜来归去忘收却,陷入浯溪石壁间。”最后两句,通过描述月光在夜晚的游走与消失,以及它最终“陷入”浯溪石壁间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永恒。这里,“忘收却”一词,既是对月光难以捕捉的感叹,也是对自然美景留连忘返的情感流露;而“陷入”浯溪石壁,则是将月光的痕迹永久地留在了自然之中,象征着美好事物虽短暂,但其影响与印记却能长久留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间流转与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舒邦佐

舒邦佐
朝代:宋   字:辅国   号:双峰   籍贯:靖安县城   生辰:1137—1214

舒邦佐(1137—1214),字辅国,一字平叔,号双峰,靖安县城人。靖安舒氏第四世祖 隆兴府靖安(今属江西)人。宋绍兴六年(1136年)十二月初八出生,淳熙八年(1181年)中进士,先后任鄂州蒲圻、潭州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嘉泰二年(1202年)授通直郎。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致仕。嘉定七年卒,年七十八。有《双峰猥稿》九卷传世。事见本集卷首《谱系》及《舒公墓志铭》。
猜你喜欢

居燕旅情

不上黄金台,早歌归去来。

平沙无草木,短褐有尘埃。

故里愁言别,明时敢论才。

灯前一舞剑,豪气转成哀。

(0)

读书

夕阳下山暝,篝灯坐中庭。

缥帙乱几案,寒茫射奎星。

绢绢云边月,移光照疏棂。

恍然若自得,碧水涵圆灵。

善恶何所召,持鉴以照形。

不铸考父鼎,乃勒燕山铭。

呜呼彼何人,苍天正冥冥。

(0)

送曾与忠

送送临歧路,沧江欲暮时。

我怀殊未已,君去独何之?

乡国多归梦,天涯少故知。

别来明月夜,无那思凄其。

(0)

嬉春词

酒尽情无极,花深眼欲迷。

拂鞭归去晚,月在画楼西。

(0)

送沈愚归玉峰

皇州莺啭柳条新,客里那堪此送君。

归梦不离吴苑月,还家高卧玉峰云。

江村贳酒逢寒食,驿路看山对夕曛。

最是临歧分手处,落花离思共纷纷。

(0)

南阁病中兼寄黄玄之

水市南头昼掩扉,衰容垂柳共依依。

雁来高阁春归尽,雀下闲门客过稀。

对酒花枝怜独卧,盍簪芳草念多违。

凭君为问清吟处,何日相从赋《采薇》。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