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杯兰荐叶,仙仗柳交枝。
二石分河泻,双珠代月移。
边陲(biān chuí)的意思:边陲指的是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地带,通常与边界相邻。
后圣(hòu shèng)的意思:指后来的圣人或伟人。
霁色(jì sè)的意思:霁色指的是天空在雨后放晴时的明亮和清澈的颜色。
昆明(kūn m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气质美丽、出众。
历事(lì shì)的意思:历经各种事情或事件,经历过许多事情。
年芳(nián fāng)的意思: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前规(qián guī)的意思:事先制定的规则或准则。
双珠(shuāng zhū)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微臣(wēi chén)的意思:微不足道的官员。形容地位低微、权力小。
无涯(wú yá)的意思:无边无际,没有尽头。
仙仗(xiān zhàng)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所乘坐的车辆或坐骑。
翔泳(xiáng yǒng)的意思:自由自在地游泳,形容游泳技术熟练自如。
炎历(yán lì)的意思:炎热的夏天。
游光(yóu guāng)的意思:指在水中游泳,光影随着水波变化而游动。比喻人在水中游动、嬉戏。
豫游(yù yóu)的意思:指心情愉快地游玩、游览。
珍宇(zhēn yǔ)的意思:珍贵的居所或建筑物
征战(zhēng zhàn)的意思:指战争或军事行动中的征服和战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苏颋创作的《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是一首描写皇帝游幸昆明池的宫廷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昆明池景色的描绘,以及皇帝游幸活动的描述,表达了对君王的颂扬之情。
“炎历事边陲,昆明始凿池。” 这两句开篇便设置了一种宏大的历史画面,"炎历"指的是炎帝神农氏的时代,而"事边陲"则是说到边疆的事务。将昆明池的开凿与远古的历史相联系,显示出作者对昆明池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深刻的认识。
“豫游光后圣,征战罢前规。” 这两句通过"豫游"表达皇帝安逸而又庄重的游幸情景,而"征战罢前规"则是说到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时期制定规范,这里暗示着皇帝在和平时期的英明统治。
“霁色清珍宇,年芳入锦陂。” 这两句描写昆明池水清澈如同珍宝,"霁色"指的是雨后天空晴朗的颜色,而"年芳入锦陂"则是说到一年四季的花卉竞相开放于锦绣般的地面。这两句诗通过对昆明池水景和四季花卉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赞美。
“御杯兰荐叶,仙仗柳交枝。” 这两句诗则是对皇帝饮用酒水和随从侍卫的形象化描述。"御杯"指的是皇帝使用的酒杯,而"兰荐叶"则是说到酒杯中漂浮着兰花的清香;"仙仗柳交枝"则是在描绘随行护卫的壮观场面,通过对柳树枝叶交织的形象来表达皇权的威严和壮丽。
“二石分河泻,双珠代月移。” 这两句诗是对昆明池景色的进一步描写。"二石分河泻"指的是水流从两块巨石之间奔腾而出,而"双珠代月移"则是在说到昆明池中的珍珠在夜晚取代了明月,映射出一种超自然的美丽景象。
“微臣比翔泳,恩广自无涯。” 最后两句诗是作者表达自己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之情。"微臣"指的是作者自己,而"比翔泳"则是在比喻自己如同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恩广自无涯"则是在说到皇上的恩惠广大而又深不可测。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昆明池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皇帝游幸活动的庄重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和皇权威严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臣子的感激与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