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铲惟制小,颇逾锄耨功。
沟田垄攲仄,他刃诚难攻。
长柄加阔首,圆柄投直銎。
务进同撞戈,再前随换踪。
养苗成此稼,去秽利吾农。
无田非力辟,有具致时丰。
尝见燕赵北,亦传辽池东。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锄耨(chú nòu)的意思:锄耨是一个汉语成语,表示农民在田地里耕作,辛勤劳动的意思。它比喻勤劳努力地工作,耕耘努力,为了获得丰收和成功。
地宜(dì yí)的意思:适合地方。
反掌(fǎn zhǎng)的意思:翻手掌,表示非常高兴或赞赏。
膏润(gào rùn)的意思:形容物体表面光滑、柔软、润泽。
古制(gǔ zhì)的意思:古代的制度、风俗或规矩。
良工(liáng gōng)的意思:指技艺高超、工作出色的人。
蔓草(màn cǎo)的意思:指无法控制、无法根除的问题或隐患。
器度(qì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举止和待人接物的风度。
潜锋(qián fēng)的意思:指隐藏在暗处的锋芒,比喻隐藏在背后的力量或人才。
轻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微风,轻柔的风。
畎亩(quǎn mǔ)的意思:指田地、农田。
时丰(shí fēng)的意思:指时光充足,物产丰富的年景。
随换(suí huàn)的意思:指随时改变、调整计划或态度。
田垄(tián lǒng)的意思:指田地中间的沟壑,比喻事物的分界线或界限。
图谱(tú pǔ)的意思:指绘制地理、历史、科学等方面的图表或图像,也泛指各种图表、图像。比喻详细而系统地记录或描绘某一事物的全貌。
土膏(tǔ gāo)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相通(xiāng tō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互相沟通、联系,相互之间能够理解和交流。
燕赵(yān zhào)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燕国和赵国,也用来形容国家的边疆。
养苗(yǎng miáo)的意思:培养和保护幼苗,比喻培养和教育后代。
要处(yào chǔ)的意思:要求、需要、必需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肘腋(zhǒu yè)的意思:肘腋是指胳膊弯曲时的内侧,也用来形容亲近的关系或密切的朋友。
这首诗《铲》由元代诗人王祯所作,通过描述铲这种农具的特点和用途,展现了古代农业文明中对工具创新与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
诗中首先提到古代的铲与锄相比,虽小却能发挥超过锄的作用。接着指出,现代的铲与古代设计有所不同,其使用效果也有所差异。在沟田垄地倾斜的情况下,其他工具可能难以应对,而铲则因其独特设计,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诗中强调了制作工具应考虑土地特性,创造新事物需要良工巧匠。
进一步描述了铲的构造:长柄搭配宽阔的头部,或是圆柄插入直銎,这样的设计使得铲在田间作业时如同月光般耀眼,操作起来轻松自如,仿佛轻风拂过肘腋。在耕作时,铲能快速推进,如同撞戈一般勇猛,且能随着地形变化灵活调整。它不仅易于翻动覆盖物,还能深入土壤深处进行挖掘。铲的使用使土壤更加滋润,同时能有效地清除杂草,保护作物生长。在田间管理中,铲既用于除草,又参与耕作,成为不可或缺的农具。诗中还提到,没有田地不是通过努力开垦得来的,有了合适的工具,就能带来丰收。
最后,诗中提及铲在燕赵北部以及辽池东部的广泛流传,即使在较偏远地区也可能通过图谱等方式相互了解和传播。这反映了古代农具知识的交流与传承,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普及与影响。
综上所述,《铲》诗通过对铲这一农具的详细描绘,不仅展示了古代农业文明中对工具创新的重视,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以及知识交流与传承的重要性。
薰风□院宇。蔼清香、凝户晓凉如雨。开帘望莲渚。
拥轻红嫩绿、三千宫女。□商泛羽。
命双成、婵娟妙舞。
记当时,初下瑶池阆苑,翠輧来处。
几许玉簪珠履,玳筵绮席,寿觞初举。从容笑语。
吹箫伴,骖鸾女。
算灵椿难老,蟠桃频见,两□蓬瀛便住。
看家族叶叶金貂,凤池稳步。
腊雪融酥,春冰浮玉,素蟾三五才过。
晚来庭户,何事五云多。
尽道九天麟坠,锵环佩、声袅鸣珂。
风标爽,胸中嵬垒,豪气挽天河。
平生横槊志,指挥夷虏,平□干戈。
□他年功业,翠琰应磨。
福海寿山难老,金尊满、鲸吸沧波。
歌声溢,玉山扶起,拦取醉颜酡。
幼则随群,长而异众,一心法箓行持。
书符咒水,治病救灾危。
建德和偷不显,厌华丽、粝食粗衣。
亲曾遇,重阳师父,传授入希夷。
自知功行满,速来访我,径就归期。
便怡然拂袖,应限宜时。
此者彭城了了,马风风、当赋新词。
长生得,携云仙去,跨鹤赴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