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辞云落纸,拥吏雪成泥。
《送朝邑张明府》全文
- 注释
- 千室:形容房屋众多。
暮山:傍晚的山。
浮云:飘浮的云。
树齐:树木与云相接。
剖辞:展开文辞,写作。
云落纸:形容文思泉涌。
拥吏:形容官员簇拥,繁忙。
雪成泥:比喻忙碌的程度。
野火:野外的火。
芦千顷:形容芦苇面积广大。
河田:河边的农田。
水万畦:形容农田被水灌溉,划分成许多小块。
琴月夜:月光明亮如琴声的夜晚。
得:能够。
乌啼:乌鸦的叫声。
- 翻译
- 众多的房屋在傍晚的山脚下,浮云与树木连成一片。
文辞如云般落在纸上,官员们忙碌得像雪化成的泥浆。
广阔的田野上芦苇燃烧,河边的农田划分成无数小块。
在那月光如琴声的夜晚,不知道有谁能够静听乌鸦的啼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的田园风光图。"千室暮山西,浮云与树齐",设定了场景:夕阳西下,山峦在晚霞中显得格外庄严,而浮动的云朵与林木相齐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
接着,“剖辞云落纸,拥吏雪成泥”进一步深化了这份情绪。诗人以剖析词藻比喻自己的文思,云如落笔之迅速,而官吏们却如同被雪困住一般,无所适从,反映出诗人对现实政治生态的不满与无奈。
"野火芦千顷,河田水万畦"则转向自然景观,野火烧焦了成千顷的芦苇,而河流中的田地被泛滥的水淹没,这两句通过对比强烈的情境,展现出一幅荒凉而又充满生机的地貌画卷。
最后,“不知琴月夜,谁得听乌啼”以抒情的笔法,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即便是琴瑟和鸣,也只有乌鸦的叫声能与之相应,这种无言的对话,反衬出诗人心中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以及对周遭世界的深刻体察和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